(本报评论员蒋润涛)
“金卉花海·古驿桃霞”“汤泉花语·养心之旅”“樱吹如雪·醉春安陆”“茶山花语·红色春韵”“花香孝城·自在观湖”……3月14日,我市召开“春暖花开季孝感不一样”文旅专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宣传推介各县(市、区)赏花产品与特色线路,向全国游客发出赏花邀请。
春光明媚,繁花盛开。我市各地的梅花、樱花、油菜、桃花、杏花、杜鹃等花卉,在春日里次第绽放。人们纷纷走出家门踏青赏花、观光旅游,在感受美好春光的同时,也带动“春日经济”不断升温。
“春日经济”的本质是人们对高质量旅游休闲的追求。无论是走进山间田野共赏春色,还是在绿柳如烟之下搭帐露营,人们对于好光景的需求早已不再是“走马观花”,转而倾向于更为丰富多彩的消费体验。
春风、春光、春景,无不鼓动着人们“出去走走”。从大悟的野生樱花与杜鹃,到云梦胡金店镇的油菜花海,再到孝南杨店、孝昌丰山的万亩桃林,这些赏花景点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旅行体验,更为拓展“春日经济”提供了广阔空间。
今年赏花季,孝南区以“文旅+”模式,融合电竞、演艺、音乐、潮玩、非遗等多元主题,策划推出大型实景夜游音乐剧《槐荫船说》;安陆市以研学游、亲子游、美食游等为载体,充分体验李白诗词之雅、百花争艳之韵、特色美食之味;大悟县推出“采茶制茶体验+茶艺表演+茶宴美食”文旅产品……这些“春日经济”的鲜活样本,不仅游客可以与“花海”邂逅,还可从“吃喝玩乐”、民俗文化、风土人情等不同方面感受地方特色和地域风情,也为消费注入蓬勃动能,让春日“颜值”变为经济“产值”。
点燃“春日经济”,撬动消费活力,需要各地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利用好景色各异的“春日美景”唱好“花为媒”,通过要素资源聚合、文化价值深挖,创新“赏花+”模式,培育春日消费新业态、新场景,让春日的繁花不仅绽放在枝头,更盛开在百姓的钱袋子里,这也是对鲜花怒放的美景最温暖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