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孝感文化底蕴深厚,孝文化、简牍文化、红色文化、李白文化等在这里交相辉映,勾勒出独特的文化版图。守护与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担当。孝感全市上下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持守正创新、强化历史主动、加强前瞻性思考,系统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高标准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创建云梦楚王城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着力打造有影响的简牍研究高地,把云梦县博物馆打造成全国一流的法治教育、廉政教育、干部教育基地。
悠悠孝德润澴川
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首。纵观我国历史,“孝”作为传统文化的基础和核心,千百年来一直是伦理道德之本、行为规范之首。《孝经》开篇曰,“夫孝,德之本也”。
孝感作为古代“三孝”之地,孝文化资源独特而丰厚。进入新时代以来,孝感积极探寻孝文化历史渊源,挖掘传承其时代价值,培育弘扬新时代孝德文化,加快打造中华孝文化名城,源远流长的孝文化正滋养着孝感每一寸土地。
如今,行走在澴川大地,孝风德韵浸润全城。加强孝文化研究传承,孝感市现有中华孝文化研究中心、当代孝文化研究院等省市级研究机构10余家,专家学者达100余人,编辑出版40多部专著,多次承办大型学术会议,成功打造中华孝文化学术研究和交流核心基地,成为“中华孝文化高峰论坛”的永久会址。用孝文化铸造城市精神,举办全国首个以“孝文化”为主题的马拉松赛事,连续举办17届中华孝文化旅游节、评选13届“十大孝子”。用孝文化发展银发经济、赋能千行百业,建成中华敬老园、永久性老年用品博览场馆,成功举办中国(孝感)国际老年产品博览会,全市含孝文化元素命名的经营主体1000多家、注册商标500多件、特色包装2000多种。将孝文化融入城市建设,建设了一批具有孝文化特征的人文景观、“口袋公园”、城市建筑及基础设施,新扩建了董永路、天仙路、黄香路、槐荫大道等一批以孝文化命名的城市主干道,结合老澴河综合治理谋划建设了文昌阁等标志性建筑,规划建设蕴含孝文化的文旅小镇,推动孝文化文脉与城市建设相融互促,不断彰显孝文化名城风貌。
文化是流淌的活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更好适应时代发展和人民需求。近年来,孝感市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把孝文化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深入开展“孝城”文明创建,将孝文化融入社区治理和机关建设,持续举办中华孝文化旅游节等特色品牌活动,深入开展“家书孝语”“重阳节”“孝行日”“六个一”系列感恩活动。出台“孝十条”做实民生经济学,打造“孝厨”幸福食堂、开展助老畅行电梯行动、推行“孝灯”湾湾亮,实施公共场所适老化改造,让养老、敬老、惠老、乐老在澴川大地蔚然成风。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指出,要继续加强考古研究,提高文物保护水平,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实支撑,让中华文明瑰宝永续留存、泽惠后人,激励人们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强调要在加强文化资源保护和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上担当使命。
孝感发展迈入了全新的历史阶段,站上了全新的历史起点,开启了全新的历史篇章。500万孝感人民将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以更高定位、更高标准、更高要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孝感篇章,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不断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