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2月12日《孝感日报》报道,春节期间,位于云梦县祥云湾文旅度假区的孝感麻糖米酒祥云湾店共接待游客2.5万人次,累计订单数超8000单,日均营收过万元,总营收在祥云湾文旅景区餐饮店中居首位。这是我市实施麻糖米酒“百城千店”计划,打造消费新场景,助力“土特产”出圈的生动实践。
刚刚发布的2025年孝感市委一号文件,提出着力实施“土特产”龙头企业培育行动,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如何让更多的孝感“土特产”出圈?笔者认为可从以下方面着力。
做足差异化“特”色。“土特产”源于一方水土,围绕孝感“稻米、生猪、禽蛋、茶叶、蔬菜”等本土特色产业,因地制宜走规模化、差异化种养之路,以差异化开拓市场,以品牌化提升价值,“土特产”的含金量才能提高。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龙头企业一头连着基地,一头连着市场。坚持对内扶持和对外招引两手发力,建立“土特产”龙头企业清单,明确市、县两级重点培育对象,按照全产业链发展思维,鼓励和支持企业纵向整合、横向并购,扩大规模和实力。
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人们挑选“土特产”,看口味、看卖相,还要看配料表,越发注重营养健康。鼓励和支持企业打造产业创新平台,抓好低糖化无糖化麻糖米酒、鲜果深加工、抹茶应用、畜禽加工等新产品开发;做强产学研用文章,加快珍珠糯育种、种猪繁育推、鲜桃新品种等科研成果产业化,推动龙头企业创新发展。科技赋能,才能让“土特产”走上更宽广的产业化发展之路。
链式发展拓展新业态。推动企业大力发展“农业+”产业模式融合,提升价值链水平,打造一企一链、一企一园产业生态。各种土特产产区,往往也是观光休闲地。各地可推出与农时季节相适应的特色农旅路线,逐步向“特色农业+文创+旅游”等新型业态深度拓展,让“土特产”持续出圈、农民持续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