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昌:冬修水利惠民生 农业开发促振兴

作者: 特约记者高玉峰 彭扬 通讯员徐文平 黄江东 彭占武 尚佳阳
季店乡人民坝水库上游两岸进行生态护坡建设,提升水库水土保持能力。■通讯员肖瑶摄
邹岗镇滚子河引水渠修复工程施工现场。■特约记者王虹摄
邹岗镇滚子河引水渠修复工程施工现场。■特约记者王虹摄
陡山乡大力推进秋冬农业生产。■通讯员朱祥摄
小悟乡万冲村新建油茶基地。■通讯员张爽摄
村民在周巷镇合作社基地里种植油茶。■通讯员周梦银摄
花西乡对女儿港进行河道清淤、清障、岸坡加固。■通讯员刘曼沈莹摄
小河镇国庆村国土综合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通讯员张文莉摄
        冬季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黄金期,孝昌县抢抓季节,不误农时,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如火如荼,秋冬农业综合开发按下“加速键”,广袤乡村呈现出一幅幅火热的图画。

        农田水利建设惠万民        

        “以前灌溉水不足,遇到大雨,排水又不通畅,现在把河道修好了,沟渠四通八达,再也不用担心旱涝了。”邹岗镇牛迹村村民卢志元说。连日来,邹岗镇滚子河2.72公里的引水渠修复工程正在加紧施工,将惠及4村63个自然湾4249户。同时,以沟渠为突破实施“小田并大田”,整合1.2万亩农田并创新富锌太子稻科研与栽培,实现农业生态协同、乡村可持续发展。
        水利兴则农业兴,农田水利连接着国家粮仓与百姓生计。孝昌各地利用冬季河流水位偏低等有利条件,抢时间、抓进度,全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着力构建大中小微协调配套的水利工程体系,为来年农业生产和安全度汛提供水利保障,让水利建设真正做到惠民利民。
        “通过河港清淤,能够提高蓄水量,防止水土流失,对女儿港蓄水保水起到很好的作用。”花西乡人大主席黄先明说。入冬以来,在花西乡女儿港综合治理工程施工现场,多台挖掘机正在疏浚淤泥、整理岸线。女儿港花西段治理岸线长度10公里,包括河道清淤、清障,岸坡加固,建成后对农业灌溉起到积极作用,打造防洪抗旱之河、生态环保与河景相融之河。
        在季店乡人民坝水库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建设现场,机械轰鸣,工人们正在石砌护坡、铺设网格,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季店乡人民坝水库属于中型水库,是重点流域功能水体和“千吨万人”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通过对人民坝水库上游两岸进行生态护坡建设,能够有效改善水质,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2024年,孝昌全力抓好水利项目建设,做好项目前期和争资工作,成功争取水利国债项目16个,总投资6.29亿元,共到位中省资金5.1127亿元。严格落实水利工程建设“四制”管理,按照“参建各方履职同步、建设与安全同步、速度与质量同步、进度与资金拨付同步”的标准,压紧压实压细责任,确保高质高效推进项目建设,实现了年度建设目标。
        近年来,孝昌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夯实乡村振兴“耕”基。2024年,孝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现土地平整7339亩、清淤坑塘207口、新建田间道2.4公里、修复田间道1.4公里、架设输电线路4.5公里,修建机耕桥2座、过水涵562座、新建滚水坝3座,实施土壤改良面积达到7339亩。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耕地质量,有力保障粮食安全。

        秋冬农业开发助增收        

        寒冬时节,孝昌县九丰智慧农业产业园内却呈现出一片绿意盎然的热闹景象,小番茄正采摘上市,各类蔬菜茁壮成长。九丰智慧农业产业园占地1500亩,建有10万平方米全环境智能温室、35万平方米冬暖式日光温室等设施,是集蔬菜种植、采摘、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田园综合体。
        该县早部署、早行动,统筹推进秋冬农业生产工作,坚持以“稳小麦,扩油菜,提单产,稳产保供,压减冬闲田”为目标,制定《孝昌县2024年秋冬播生产工作方案》,全县秋冬播总面积53.21万亩,比上年增加3.61万亩。
        采取出动宣传车、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广泛介绍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及农产品价格利好形势,宣传土地撂荒的危害性,鼓励广大农民群众主动复耕复种,提高群众种粮积极性。结合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片建设,打造油菜示范样板2万亩。按照统一整地播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机械收获等“五统一”要求,大力推广主导品种和机械直播栽培技术,组织专家、县乡农技人员进村入户,指导农民开展秋冬播,落实田间管理关键措施,促进稳产高产。截至目前,全县完成油菜播种面积30.92万亩、小麦13.8万亩、蔬菜5.5万亩。
        日前,村民在周巷镇富宇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里种植油茶。2024年,周巷镇大力发展油茶种植,其中油茶新造林935亩,栽植油茶6.16万株,积极引导林农走联合经营道路,助力林业经济发展。
        孝昌在秋冬农业开发中大力开展油茶产业扩面提质,县财政每年统筹安排衔接资金600万元支持油茶产业发展,有力推进了油茶种植任务的落实。
        根据全县油茶产业现状、造林空间潜力,孝昌林业局科学规划,编制了2024年油茶产业扩面提质作业设计。为了提高油茶造林成活率、油茶低产林产量,严格按照油茶造林和低产林改造技术标准实施。新造林严把造林质量关,做到大穴壮苗,栽紧栽实,浇透定根水,鼓励造林业主对新栽的苗子进行覆膜,增强油茶苗木抗旱能力,提高油茶苗木成活率,全县油茶造林覆膜面积达3000亩以上。鼓励引导社会资金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形式参与油茶产业发展,支持以乡镇为单位成立油茶联合社,统筹各地油茶产业发展。截至目前,孝昌已完成油茶产业扩面项目3.9万亩,其中,油茶低产低效林改造1.9万亩,油茶造林完成2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