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陆:擦亮巡察利剑 守护涢城安澜

作者: 通讯员刘文静 汪文佳
        通讯员刘文静  汪文佳
        实干笃行书写巡察答卷,忠诚履职守护涢城安澜。
        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推进市县巡察向村(社区)延伸,推动巡察工作向深拓展、向专发力、向下延伸的重要一年。
        一年来,安陆市委巡察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孝感市委关于巡视巡察工作的部署要求,先后开展了三轮巡察,综合运用常规巡、机动巡等方式,对7个市直单位、9个乡镇及所辖176个村(社区)开展“政治体检”,有力有序推进巡察全覆盖,共发现面上问题1751个,移交问题线索33件,巡察“利剑”作用进一步彰显。

        发动群众参与  助力巡察监督

        “这个漫画画得真好,让人一看就知道巡察组是来解决问题的。”在熙熙攘攘的洑水镇早市上,一位卖菜的老伯说道。
        深入一线,发动群众参与监督。安陆市委巡察机构邀请安陆市水墨漫画协会制作巡察漫画《漫话巡察》,制作宣传册1000余册,利用赶集日“摆摊设点”,在集镇早市设巡察漫画展、咨询台和现场接访点,宣传巡察政策,鼓励群众广泛参与巡察监督。
        “村里渠道堵塞,到了旱季农田灌溉是个大难题”“道路边上隔离带离得太近了,交通事故经常发生……”在洑水镇三陂港社区,巡察组和村民们讨论得热火朝天,工作人员将村民反映的问题一一记录。
        开展对村(社区)巡察时,安陆市委巡察组变被动为主动,变上访为下访,将巡察的“探头”架设到群众“家门口”,在村湾召开院子会,在村民微信群转发巡察公告,在田间地头了解群众急难愁盼,广泛听取群众意见。
        全年共收集交通出行不畅、生产生活用水保障不足、惠农资金发放不到位等问题80余条,已协调督促解决50余条。

        强化“贯通协同”  提升巡察质效

        “综合各部门提供的台账信息看,接官乡长山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信访次数多,应作为巡察重点。”这是安陆市委第三巡察组在巡察进驻前分析研判被巡察单位特点的一幕。
        安陆市委巡察机构积极探索巡察监督与各类监督统筹衔接新路径,健全与纪委监委机关、审计局、信访局、财政局等部门协作配合机制,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巡前信息共享。安陆市委巡察机构函请纪检、信访等部门提供被巡察党组织日常监督有关情况和领导干部有关问题线索等内容,梳理被巡察党组织问题清单,对被巡察党组织政治生态进行初步“画像”,对被巡察党组织存在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让巡察监督直奔主题。
        强化纪巡贯通。抽调纪检监察机关联系被巡察单位部室(组)负责人兼任巡察组副组长,负责对巡察过程中发现的重要问题及时会商研判,提前介入,做实做准问题线索,提高问题线索“含金量”,巡察组移交问题线索成案率提高40%以上。
        2024年,该市边巡边交问题线索33件,给予党纪处分22人次,留置1人,清缴违规资金104.3万元。

        深化成果运用  做实巡察整改

        “巡察工作成效,最终要在问题整改上体现。”安陆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周国红表示。
        安陆市委巡察机构印发《安陆市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操作手册》,建立健全包保联系市领导全程参与督办整改机制,今年以来,先后有8名分管(联系)被巡察单位的市级领导参加书记专题会和巡察反馈会,审核把关集中整改进展情况报告,推动巡察整改走深走实。
        与此同时,安陆市委巡察机构梳理《共性问题清单》28份,向有关职能部门发出巡察建议函31份,督促被巡察单位建立完善制度268项,推动了工会经费管理使用不规范、因私出国(境)违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等一批行业性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专项治理。
        “我是一名老书记了,自认为熟悉农村工作,看了《巡察警示录》后,发现日常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风险点,今后还是要更加讲纪律、守规矩。”李店镇大棚村邬书记感慨道。
        该市将巡察反馈与正反面教育相结合,根据巡察交办立行立改事项正面典型,编纂《巡察微故事》2期;针对巡察发现的违反政治纪律、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方面的突出问题,编纂《巡察警示录》,共有1000余名党员干部接受警示教育,有效推动系统施治、长效长治,达到“巡察一批、带动一片”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