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热潮涌动澴川大地,打开发展新天地——

关键一招,让“孝感每天都是新的”

作者: 全媒体记者蒋润涛 侯伶俐
孝感首衡城建设"四网融合"农产品供应链平台,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高效联通。图为水果交易区。
市民之家税务窗口,工作人员为市民答疑解惑。我市着力打造"孝着办"政务服务品牌,营商环境持续向好。
        全媒体记者蒋润涛  侯伶俐

        激荡改革潮,扬帆正远航!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2024年7月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科学谋划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部署。
        关键一招,打开发展新天地。市委、市政府用好这个重要法宝和关键一招,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孝感篇章,让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加厚实、动能更加强劲、活力更加澎湃。一幅幅风潮涌动、日新月异的改革画卷,展现“孝感每天都是新的、每天都是热的”发展图景。

        瞄准重点任务、抓住关键环节
        牵住改革的“牛鼻子”

        改革是引擎,是源泉。
        我市加强改革工作整体谋划,以市领导领衔推进重大改革项目、市委深改委年度工作要点等形式部署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进一步统筹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一系列体现孝感特色的改革探索瞄准重点任务、抓住关键环节,精准发力、精准落地,澴川大地改革潮涌、气象万千。
        统筹推进财政、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深入开展“三资”清理,盘活国有“三资”实现收益97.9亿元。
        推进投资项目绩效综合评价改革,对投资项目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减少无效、低效投资,库间转化率和项目结算率、决算率全省领先。
        重点领域机构职能全面优化调整,综合行政执法体系重构重塑,乡镇(街道)基层管理体制不断完善。
        澴川国投完成股权改革重组,实现全省首批数据资产融资。
        ……
致广大而尽精微,一子落而满盘活。改革,让发展内生动力积聚。孝感华纺链上链企业突破2000家、全省第一;大财政体系建设盘活存量带动增量,“数公基”建设获评全国数字政府管理创新奖,投资项目绩效综合评价改革入选全省典型案例。
        改革,让城乡发展活力涌动、
        潜力十足。1000余项武汉
        都市圈政务服务事
        项跨市通办,1810个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全部过10万元,市县城区新增常住人口10多万人。
        改革,让保护和发展统筹起来。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连续4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100%。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颁发全省首本取水权不动产权证书、全国首本取水权抵押融资登记。
        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至千里。一块块全面深化改革的试验田,播下良种、精耕细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贡献孝感力量、展示孝感特色。

        用好系统的观念和统筹的办法
        改革的牵引作用强劲有力

        市委、市政府注重以系统的观念和统筹的办法谋划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坚持问题导向,我市推进投资项目绩效综合评价改革,减少无效、低效投资,从源头确保投资的有效性。着力破除制约项目建设落地慢、有效资产转化难、效益效率效能低等机制障碍,统筹推进“两算”、多规合一、过程结算、单一窗口等重点领域改革。以孝感东闸排涝泵站为例,项目2024年1月同步提交“两算”,6月竣工结算、财务决算全部完成,较正常办理时限缩短了近6个月。
        聚焦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产业降本增效和发展短板等问题,我市重点打造农产品、纺织服装、再生资源、光电子信息、供销城乡一体化等5条供应链。以首衡城为载体,加快建设“四网融合”农产品供应链平台,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高效联通。目前,已对接全球生产基地400多万亩,日均交易量、交易额稳居全省第一、华中第二。
        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
        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我市建设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疑难病症会诊,促进优质资源下沉。
        建设紧密型教联体、医共体、养老托育服务……一份份改革文件获得通过,一项项制度安排渐次落地,事关民生福祉的改革被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用实实在在的改革行动和举措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
        挺膺担当,迎难而上。坚持以钉钉子精神抓改革落实,上下一体、系统集成,各项改革发生“化学反应”,持续释放改革效能。
        2024年,孝感经济运行一路上扬、增速全省均衡靠前,地区生产总值跨越3000亿元后又迈上新台阶,连续七年跻身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

        以政府有为推动市场有效
        擦亮“孝着办”营商环境品牌

        湖北天娇卫生用品项目是孝南区招商引进的重点产业项目。2024年9月23日项目正式投产。11月27日,泉州天娇卫品公司再次投资30亿元上马二期项目。
        依惯例,企业在一个地方投资的产业项目,一般会根据生产经营、市场销售情况,将项目分为一期、二期,甚至三期分开建设;像天娇卫品这样,投产运营仅数月就启动二期项目的并不多见。
        “是因为感受到了孝南用心用情营造的重商、安商、亲商的氛围,孝南是让企业安心、放心、舒心的投资热土。”泉州天娇卫品公司厂长白鹏林道出加码投资的缘由。
        营商环境是生产力、竞争力、要素聚集力的重要标尺。
        致力于建设“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营商环境,我市以“政府有为”推动“市场有效”,持续擦亮“孝着办”营商环境特色品牌。
        全面完成“一窗通办”改革,开展“关联事项集成办”试点,“高效办成一件事”上线主题88项。
        全域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五证同发”,供地面积全省第四,“国家+集体”组合供应全省首创。
        综合施策,帮助企业降低生产要素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企业负担进一步减轻。
        “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事联办”“跨省通办”,清理事项,减事项、时限、环节、材料、证照、跑动次数,降费用,让政务服务更高效。
        “如今办事取证就像取快递一样方便。”黄女士在小区附近的智能服务平台通过亮证“刷脸”,不到5分钟就打印出自己的学历证书和房产信息查询结果。
        “刷脸能办理几乎所有业务,5G智慧办税真是快捷又贴心!”孝感城区一家婚纱摄影公司办税员对5G智慧办税赞不绝口。
        越是面对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就越要用足用好改革关键一招。市委、市政府把定期召开政企恳谈会、早餐会作为一项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企业发展的制度性安排,搭建政企面对面沟通的桥梁,实打实为企业发展撑腰鼓劲。
        有感于孝感优越的营商环境,武汉三江联合展示工程公司总经理、湖北浙江商会执行会长江安林赞叹不已:“孝感产业配套很好,对投资孝感很有信心。”
        以“孝着办”推动高质量发展进入“快车道”,中国式现代化孝感篇章精彩而生动。
1月5日,周末,天气晴好,孝感城区航空公园里游人如织,遛弯、健身、晒太阳,人们享受着暖冬的惬意。
        然而,这个占地80余亩的建设项目,此前在建成后因"两算"滞后,建设方未能及时将项目移交给管理方,导致长达一年有余陷入管护"真空期"状态,设施闲置,资源空耗。
        2024年"两算"改革中,市政府投资评审中心及时办理了航空公园项目"两算",项目顺利移交至有关部门开展日常管护。
        "'两算',指的是竣工结算和财务决算。"孝感市政府投资评审中心一室主任沈洁介绍,项目竣工后,必须完成"两算",才能进行资产移交和产权登记。不做"两算",不仅影响工程使用,对于财政部门来说,项目是否超预算,投资效益好不好,难以有效管控,可能使政府投资无法转化为有效资产。

        新闻现场

        “两算”改革,让政府投资“颗粒归仓”
        全媒体记者侯伶俐

        那么,"两算"难,难在哪儿?
        "资料审核,一直是'两算'最大的难点之一。"沈洁表示,政府投资项目体量大、工期长,资料数量庞大,而事后审核,资料缺失、滞后,甚至多报、虚报的现象比较普遍,"两算"往往成了财政部门、审计部门与施工单位的"拉锯战"。
        湖北启动投资项目绩效综合评价改革后,孝感率先探索"两算"改革,借全省投资项目绩效综合评价平台之力,将事后审核转型为全生命周期管理。
        "在平台上,每个项目都有一张'电子身份证',从审批、开工,到竣工、'两算',关键节点进展一目了然。"沈洁说,对于投资1亿元以上、工期1年以上的重大项目,孝感在全省率先探索试点"过程结算"。
        过程结算,激发了施工方的积极性,却也带来了新的难题:过程结算金额谁来认定?如何保障财政资金安全?根据省住建厅与审计厅的指导意见,孝感又试点全过程造价与全过程审计改革,一环扣一环地步入改革"深水区"。
        "过去项目不同阶段由不同造价公司负责,导致结算时问题一起爆发。"孝感市建设工程造价服务中心李震介绍,试行全过程造价后,就由一家造价企业对全过程的造价把关。过去事后审计造成的损失浪费、追责,试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后,因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显著改善。
        "两算"改革成效怎么样?工程项目最有话语权。孝感东闸排涝泵站项目同步提交"两算"后,4个月完成竣工结算,5个月完成财务决算,较正常办理时限缩短了近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