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郑玉欢 通讯员张明)
2024年12月26日,我市全面完成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田野调查工作,新发现文物点135处,数量和进度位居全省前列。
这些文物点的新发现,不仅是我市文物保护工作的重大成果,更是文化传承事业蓬勃发展的生动注脚。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强调,湖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红色资源丰富,要在加强文化资源保护和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上担当使命。
从古老遗址的重见天日,到珍贵文物的惊艳亮相;从影视剧中对历史场景的逼真还原,到舞台艺术上对传统技艺的创新演绎;从非遗文创出彩出圈,到文化惠民全民乐享……文化传承发展的脉络在这一年愈发清晰有力,持续激发着民族的文化自信与自豪,见证了我市文明传承的坚实步伐。
历史文化绽放新光彩
2024年11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梦县博物馆之后,来自全国各地近22万人次“打卡”云梦秦汉简牍展,探寻其包含的文明密码。
千年古县,历史厚重。云梦县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5000余件(套),其中已定级国家一级文物49件(套),即将定级到一级的文物有150多件(套)。震惊世界的“中华第一律”秦律、“华夏第一楼”东汉陶楼、“中华第一长文觚”郑家湖木觚、“中国第一封家书”木牍家书,皆历史之见证、文化之积淀,令人叹为观止。
“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刻论述给人以启迪。
孝感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人文底蕴丰厚。早在5000多年前,先民就在这里居住生活,繁衍生息。叶家庙、门板湾、陶家湖等一百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留下孝感先民与大自然抗争的足迹。
我市建立《孝感市文物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颁布《孝感市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办法》,持续开展文物建筑抢救性保护,推动文物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让历史文化遗产绽放新光彩——
成功承办“第九届中蒙俄万里茶道城市合作会议”,以历史文化遗产为纽带,开启我市中外文化和经贸交流的新篇章;
先后编撰出版《孝感叶家庙》《孝感铜镜》《孝感文物精粹》《孝感马口窑》等专著,以郑家湖墓地重要考古发现为基础的一批学术研究论文在多个核心期刊得以发表,各博物馆也在全省博物馆协会学术论文中获得多个奖项;
市博物馆数字化项目得到省文旅厅批复并逐步实施,我市数字博物馆建设迈开重要一步;
……
“我们正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重要文物进行数字化信息采集,为推动文物保护、更广泛传播文物承载的文化价值打下坚实基础。”市博物馆馆长徐琼表示。
红色文化续写新辉煌
2024年12月20日,4集大型红色影视系列片《铁血忠魂》(暂定名)签约暨开机仪式在大悟县举行。该片依托大悟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和红色资源取景拍摄,将生动再现红二十五军长征的壮丽画卷,展现红军将士们英勇顽强、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弘扬长征精神。
红色文化见证了中国革命及建设的历程,承载着革命的理想信念、精神与英雄事迹,是塑造国家与民族共有记忆的珍贵财富。
孝感,一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在这里,中原突围打响解放战争第一枪,走出50位开国将军……在孝感这片热土上,红色文化熠熠生辉。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这一年,我市继续致力于守好用活革命文物,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爱国情怀,延续红色血脉,不断书写红色文化新的华章——
先后对中原军区旧址、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旧址进行展陈提升、安防改造,对徐海东故居、杨松故居等进行全面维修,为文化传承和保护奠定基础;
加强革命旧址修缮保护,孙家畈革命旧址修缮一新,新建的湖北党政军诞生地历史陈列馆于2024年9月30日对外开放运行;
推出孝感“红色地图”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以手绘形式绘制孝感市“红色地图”,生动展示全市主要红色遗址遗迹;
以红色精神为主题,融合生态康养、廉政文化、休闲度假等多种元素,推出7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引导市民游客在参观游览孝感景区景点的路上,追寻革命先辈足迹、赓续红色血脉、感悟家国情怀;
……
“我们将持续加强红色文化资源保护,讲好为中国革命付出巨大牺牲和奉献的大悟故事,在智慧纪念馆、数字纪念馆上大胆探索,切实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脉传承好。”大悟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管委会副主任付波表示。
文化惠民呈现新气象
2024年12月10日,湖北省实验楚剧团原创大型现代楚剧《澴河岸边石榴红》荣获第五届湖北艺术节楚天文华奖参评资格。该剧目将于2025年1月8日19:30亮相武汉琴台大剧院,角逐楚天文华奖。
“楚剧是国家级非遗,孝感是楚剧发源地,有幸与省内其他优秀院团同台角逐,我们将全力以赴备战湖北艺术节,冲刺楚天文华奖,为剧团争光、为孝感添彩。”湖北省实验楚剧团负责人杨宝艾表示。
这是我市抓好文艺创作生产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文艺百花园里硕果盈枝——
楚剧《淬火》荣获湖北省第十二届屈原文艺奖,楚剧《夜梦冠带》《推车赶会》入选文旅部艺术司优秀传统戏曲折子戏复排计划名录;
音乐剧《孝·感天地》被确定为第五届湖北艺术节入选剧目,音乐《寻味》、舞蹈《秦简颂》入选第五届湖北艺术节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展演;
舞蹈作品《打起跳鼓乐开怀》获湖北省群众舞蹈展演一等奖,《采茶仙子孝乡情》《又见天仙配》获全省广场舞金奖。
文艺创作成果丰硕,为百姓的文化生活添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推进,让文化春风温暖了澴川大地。我市紧贴百姓需求,目前建成城市书房32座,孝昌县文化中心建成开放,汉川市文化中心、大悟县文化中心主体建筑已建成,全市行政村实现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
文化惠民,不止于此——
全市开展“文化进万家”“荆楚文艺轻骑兵”“戏曲进乡村”“四季村晚”“书香阅读”等文化惠民服务1800场次;
定期参加(承办)武汉城市圈非遗剪纸比赛,举办雕花剪纸艺术节和展览,将孝感雕花剪纸课程融入职业学院、中小学美术课中,让雕花剪纸艺术持续传承;
成功举办2024孝感马拉松,2万跑友齐聚孝爱之城,用脚步感受孝感的活力与激情;
举办孝感市第三届诗词大会决赛,来自全国各地的32名选手以诗会友,领会诗词之美,感悟传统文化之蕴;
……
文化之脉,源远流长。这一年,我市文化发展的足音铿锵有力,它们见证着过去,更启迪着未来。站在新的起点上,让我们以文化为基石,以传承为使命,让文化之花绽放出更加多彩的时代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