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定不移加强文化资源保护和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孝感篇章厚积文化软实力。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如何保护传承历史文化,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快建设中华孝文化名城?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挖掘好运用好特色文化资源
这个冬天,秦汉简牍登上热搜,云梦文旅“热辣滚烫”。
“推动云梦县建设中华简牍文化名县”“建设全国知名的简牍文化展示基地”“发挥好云梦县博物馆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作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云梦特色地域文化发展提出了殷切期望。
市政协委员、市法学会专职副会长杨泽堂建议,积极向上争取,建立国家级教育基地、研究基地等“国”字号大平台。争取国家级项目和课题支持,争取全国性学术研讨会议在我市召开,吸引高层次高水平专业研究团体参与研究工作,形成高质量研究成果。通过以上举措,助力打造有世界级影响力的简牍研究高地。
“作为一座以孝命名的城市,孝感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市人大代表、汉川市庙头镇平章小学教师王芬带来了做好“三篇文章”的建议。一是做好文化资源保护文章,充分挖掘和保护我市红色文化、绿色文化、古色文化资源;二是做好文化传承文章,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作,并发挥好孝文化资源、革命历史遗迹、博物馆等文化场所的作用;三是做好文化创新文章,不断创新文化表现形式,不断丰富传播媒介,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让群众多融入、多参与,做大做强文化品牌,让孝文化成为一张靓丽名片。
“孝感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文物资源众多,先贤辈出,文化典籍影响深远,这些都是孝感的文化根基与发展底气。”市政协委员、孝昌县文化馆馆长韩绍表示,目前孝感已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国家级非遗项目6项,中华孝文化名城建设稳步推进,睡虎地简牍文化研究深入开展,老澴河码头修复、文昌阁重建、熊赐履文集出版、程正揆艺术文史展览在市文化中心精彩呈现,这些都是孝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具体举措。当前,还有诸多文化瑰宝尚未得到充分的发掘、保护与利用,期盼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大力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文旅融合,是助力地方经济发展、提升城市软实力的重要抓手。如何挖掘地域特色,让文旅融合走得更深、更实?
“云梦县用好‘五个基地’抓手,探索文化发展路径;以‘博物馆+’思维,培育文旅支柱产业。元旦当日,云梦县举办‘百家旅行社、百名导游上云梦’文旅推介活动,来自武汉、随州等地124家旅行社同景点景区、酒店餐饮等签署400多份战略合作协议。”市人大代表、云梦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雪莲建议,以云梦县博物馆提档升级为抓手,统筹全市一盘棋,打造特色旅游目的地。
下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