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湖北、亲临孝感时指出:“要继续加强考古研究,提高文物保护水平,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实支撑,让中华文明瑰宝永续留存、泽惠后人,激励人们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丰富和发展孝文化,保护和传承好孝文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孝文化是孝感的城市名片,孝文物则是其历史见证。我们为此感到自豪和光荣,有责任和义务为孝文化助力,为孝文物添彩。
丰富孝文化,需要体现一个“新”字。孝文化源远流长,经过千百年的演进和发展,逐渐成为一种比较完整的思想、伦理和道德体系。古代《二十四孝》,孝感就有“三孝”。孝感因“孝行感天动地”而得名、传名、扬名。因此,丰富和发展孝文化,孝感得“孝”独厚,得“天”独厚,得“人”独厚。我们要加快建设“中华孝文化名城”,深入实施“孝十条”,深化孝廉机关、孝德校园、孝亲社区、孝诚企业、孝勇军营“五孝”品牌建设,不断赋予孝文化新的时代内涵,真正让孝文化兴起来、炫起来。
用好孝文物,要体现一个“活”字。孝感辖内的门板湾遗址、陶家湖遗址、叶家庙遗址、草店坊城遗址、睡虎地秦汉古墓遗址等文物遗存,既是孝感城市之根,也是孝文物之源。我们既要身在宝山识宝,更要传承文物讲古今。一个历史文物遗存,就是一个文化宝藏;一件文物藏品,就有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文物传承的是历史,文化讴歌的是时代。我们要让孝文物讲好孝感故事,让孝感故事添彩“中华孝文化名城”。要深入挖掘孝文物背后的故事和文化价值,充分利用现代的光电声科技,让孝文物活起来、亮起来。同时,要加强孝文物的保护和修复,“让中华文明瑰宝永续留存、泽惠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