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邱村的“美丽秘籍”

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

作者: 全媒体记者焦志新 通讯员赵劲鹏
■全媒体记者焦志新  通讯员赵劲鹏
        绿水傍田间,村居入画来。清澈秀美的通村河渠、整齐靓丽的农舍庭院、设施完备的游园广场,12月19日,漫步汉川市沉湖镇涂邱村,一幅整洁、舒适、宜居的画卷徐徐展开。
        乘着“共同缔造”的东风,不到一年时间,涂邱村村庄人居环境实现了原地升级,美丽可见、便利可感,乡村“颜值”与“气质”同步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持续增强。
        干群齐心
河渠两岸“颜值”焕新
        “今天,渠道岸边最后一座旧房终于拆除了!”村民邱细红说,历时半年时间,家门口的河渠两岸环境焕然一新。
        四千米长的胜利渠横贯涂邱村全境,昔日河道两岸杂草丛生、污水横流、房屋林立,环境脏乱差,成为200余户沿岸村民心中的“堵心渠”。
        人居环境是村民幸福指数的风向标。村“两委”班子以“需求清单”为引导,先后召集党员、在外能人、村民代表座谈,围绕胜利渠周边环境整治等重点问题,广泛征求意见,达成治理共识。
        整治河渠垃圾杂草、清理沿岸树苗、拆除乱搭乱建……一场改变农村人居环境的战役拉开序幕。
        可在渠岸旧房拆除过程中,却遭到村口村民老张的强烈反对。
        村“两委”先后组织召开多场屋场院子会,热心村民和退休老干部等人士更是主动上门,反复做老张的思想工作。老张最终答应拆除占地80多平方米的旧房,为村湾改造让路。
        “我们先后拆除沿岸老旧房屋34处,改厕361户,拆除渔网地笼215个。”村党支部书记邱文松介绍,通过层层发动,干部群众达成了“不花集体一分钱,自己动手美家园”的思想共识。
        安装60盏照明路灯,建设2000余米的边坡护栏,统一施划布局沿岸绿植和步道,将3.5米道路扩宽至6米……如今,行走在河渠旁,路面干净整洁,河渠面目一新。
        全民参与
乡村和美由表及里
        和美乡村建设,妙手不止一招。在赵月娇老人家门口,保洁员杜运月正骑着三轮车,挨家挨户更换破损垃圾桶,并回收老人家中生活垃圾。如今,村里生活垃圾实现每日上门回收。
        “每天早上定时有保洁员上门回收垃圾,我们也会把门前打扫干净。”赵月娇笑着说,现在村里道路扩宽了、路灯亮了、公共设施配齐了,大伙儿格外珍惜如今的人居环境。
        村民涂泽勇让出300平方米菜地建设百姓大舞台;邱贵成主动承担修葺房前屋后的“小三园”重体力活;今年71岁的孙巧云和老姐妹一起,自发加入义务除草队伍……
        走进村委会“积分超市”,记者看到米、油、洗衣粉、卫生纸等生活用品琳琅满目。打开积分账本,村民们参与志愿活动的加分记录满满当当,潜移默化中,村民们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日益提升,乡风文明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参与一次志愿活动,可获得5个积分,积分可兑换洗衣粉、酱油等生活物资。”邱文松介绍,涂邱村建立以党员示范、干部行动、榜样带动、群众互动的人居环境整治新模式,鼓励村民主动参与环境治理。
        头雁领航
乡村产业由弱变强
        
走进涂邱村红桃种植户邱炎兴的桃园,他正忙着为果树修剪、嫁接。邱炎兴种植红桃面积60多亩,所种植的“突围”品种大红桃,因品质口感上佳,深受广州、深圳等地客户好评,年创收15万元。        “如今村庄道路宽阔、物流便捷,种植红桃不仅美了环境,而且效益节节攀升,一亩桃地可实现年增收6000元左右。”邱炎兴说,在他的带动下,村民邱国兵等人也加入到红桃种植大军中来。
        乡村美了,产业也要兴旺。近年来,涂邱村发挥能人引领作用,致力发展稻虾共养、莲藕种植、大棚蔬菜等一批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我种植了200多亩莲藕,今年莲藕行情好,每斤价格1.5元,每亩可产净藕4000斤左右,预计产值6000余元,年收入120多万元。”村民周四海说,村干部定期邀请农业专家入户指导,组织种植大户交流学习,帮助拓展销路。
        为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涂邱村依托地缘优势和资源禀赋,盘活村集体资源价值,打造规模化、现代化农业经营新模式,实现由单一种植向多点式种植转变,带动村集体增收10万余元,实现村集体增收、农民致富双赢。
        如今,经过“内外兼修”,涂邱村的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小村庄也实现了“美丽蝶变”,跟随着沉湖镇的发展快车,继续奔赴在振兴之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