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强“主引擎”挺起“硬脊梁”

作者:
        上接1版

        抓项目、拼经济、谋发展,全市上下,再次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敢”字当头、“快”字为先、“干”字为要的硬作风。

        以“链”聚势
        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持续壮大

        产业兴则县域兴。近年来,各地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条件等特征,找准自身发展定位,积极培育壮大具有区域特色和竞争力的主导产业。
        在这场项目“大比武”中,各地也纷纷亮出了自己的独特“名片”。
        依托服装产业优势,汉川立足供应链、重塑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引进宝狮服饰、中皓服饰、金冠拉链、富腾制衣等项目。其中,宝狮服饰已在汉川建立17个生产基地和5个直播配送基地,全国分店数量已成功突破500家;金冠拉链日产拉链20万米,将“小拉链”做成了“大产业”,现已成为全省最大的品牌拉链企业。
        走进孝南区,一个个纸卫品生产车间里,一包包纸卫品在流水线上穿梭,满眼都是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总投资50亿元的恒安卫生用品数智产业园项目、天娇卫生用品5G智能生产项目、丽洁华中纸卫品新材料项目、金博士年产25万吨高端生活用纸项目与晨希高端无纺布深加工等多个大项目竞相落地投产,汇聚起孝南区冲刺千亿级纸卫品产业集群的强劲动力。
        围绕“产业链”做文章,把“链式思维”融入产业发展全过程,在全市上下已然成为共识。
        总投资30亿元的华盛锂电项目,原料就近采购云梦盐化工产业园区的烧碱、氯气等,盐酸、次氯酸等副产品供给园区下游企业,进一步延伸和加粗云梦氯碱产业链。
        今年10月投产的稼好新型肥料,截至目前已生产水溶肥、掺混肥2000余吨,创产值600余万元。项目与大悟磷化工产业形成互补,实现原材料氨肥、磷肥的近距离直供,为大悟延伸补齐化肥产业链条,建设绿色低碳、高效循环的新型肥料产业基地夯实了基础。
        国蒙汽车零部件为奔驰、宝马、吉利等多家头部车企提供配套,为临空区新能源锂电池产业再添“生力军”。
        通过延链补链强链,各地正在加速构建协同联动、融合联通的产业集群,县域经济呈现出百花齐放、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

        追“新”逐“质”
        抢占产业转型升级先机

        坚定不移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开拓进取,全力以赴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今年以来,全市各地坚持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并重,加快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统筹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厚植工业高质量发展底色。
        孝感3D科学中心,以服务传统超算“算不起”“算不了”的超级计算机任务为主,经中国信通院实测,评级算了为CP-S4、算效CE-S5(最高等级),已在尖端科学和工业仿真等领域为多家知名企业、机构提供算力支持,为高新区抢滩数字经济新蓝海注入了澎湃动能。
        大悟也不甘落后,引进人工智能算力中心,项目立足大悟、服务孝感、面向全省,大悟也即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数字底座和区域智算节点。
        然而,发展新质生产力并不意味着忽视或放弃传统产业。相反,是要进一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让创新技术成为其发展的动力。
        汉川锐邦新能源汽配项目专注于芯片等细分领域不可或缺重要零部件的研发公关,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努力开拓进取,产品被广泛应用于AI云计算、新能源汽车生产研发领域。
        云梦路云机器人专业研发生产高铁、桥梁养护智能设备,拥有多项业内首创、国家领先的核心技术,被业界誉为“高铁医生”。应城万联科创则主营桥梁防撞、航道安全产品,是科技部重点扶持企业。
        科技赋能是推动传统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关键。安陆美时园联合专家团队一起进行技术攻关,自主开发出一套与日韩技术性能一致的微波方便米饭生产线装备,填补了国内微波方便米饭生产技术和生产装备的行业空白。
        紧抓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因地制宜这一核心,全市各地正在通过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拉练,不仅是对工业项目的一次集中检验,更是激发比学赶超热情、推动全面进步的有力动员。
        当前,全市上下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以更加充沛的热情、更加扎实的行动,拼经济、抓项目、促发展,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孝感篇章注入源源不断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