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张云安
“楚有章华台,遥遥云梦泽。”云梦是千年古县,得名于“水天一色”的古云梦泽,史前时期就有先民繁衍生息,春秋战国时期是楚王的游猎区和楚国陪都,也是秦统一六国的南方重要基地和县邑。
云梦县博物馆紧邻风景优美的梦泽湖公园,建筑采用仿唐代宫殿式设计,古朴庄重,气势雄伟。近日,笔者走进改造提升后的云梦县博物馆,参观“简牍圣地——云梦出土秦汉简牍展”,从片片简牍中感受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简牍里的文化密码
简牍是中国古代在纸张发明之前最主要的书写载体,秦汉时期应用广泛。云梦县先后有5批战国秦汉简牍出土,为后世研究秦汉帝国的历史、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医学及书法艺术等提供了详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同时也为云梦赢得了“秦简圣地”“简牍之乡”的美誉。在多媒体放映区,笔者看到云梦秦汉简牍荣获的九个之“最”头衔,如最早的法医记录、最早的刑侦文书、最早的环保法令等。
展览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睡虎地M11秦简,这是我国考古史上首次发现秦简。1975年,考古人员发掘M11出土竹简1155枚、残片80枚、简文近4万字,大部分清晰可辨。内容包括《编年记》《秦律十八种》《秦律杂抄》等,涉及秦国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军事等多个方面。其中《秦律十八种》包括田律、厩苑律、仓律等18种法律,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最完备的古代法律文献,从农业生产到仓库事务,从货币管理到手工业生产管理,都有明确规定。
讲解员介绍,M11墓主人名叫“喜”,曾先后担任史、令史、治狱等与法律有关的官吏。他忠于职守、勤勉认真,数年如一日在竹简上一笔一画记录了秦代法律、国家大事和个人生平。从竹简出土情况平面图,我们可以看到,喜去世后,没有什么贵重的陪葬品,有的只是满满的“工作日志”。一个小人物,却留下了秦文化的“百科全书”,不禁让人动容。由于睡虎地秦简数量庞大,保存完整,内容丰富,被誉为“法史宝库”。2017年,睡虎地秦简入选中央电视台《国家宝藏》栏目,并最终入选成为《国家宝藏》特展的9件国宝之一。
简牍不仅记录了那个时代的法治和文化,也传递了亲情。参观中,笔者看到了中国最早的家书——睡虎地M4木牍家信。这两片木牍是两个在淮阳前线参加秦统一战争(公元前223年)的士兵——“黑夫”和“惊”两兄弟寄给其家乡安陆(今云梦)家中弟兄“衷”的信件,后来成为墓主人“衷”的陪葬品。
“二月辛巳,黑夫、惊敢再拜问衷,母毋恙也?黑夫、惊毋恙也。”两千多年前的家书,信首写日期、问候家中长辈,说明了自己的状况,和如今的信件结构十分相似。“闻新地城多空不实者,且令故民有为不如令者实……新地入盗,衷唯毋方行新地。”这表明秦国本土社会秩序相对较好,而秦国新占领区的社会治安则令人担忧。
这两封家书不仅记录了士兵的思乡之情,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在家书前驻足,笔者不禁想象在外远征的士兵,是如何思念家乡,用笨拙却真诚的文字,向远在家乡的亲人表达他们的爱和希望。
在众多珍贵的文物中,“中华第一长文觚”备受游客瞩目,是博物馆的明星展品。讲解员介绍道:“2021年出土于云梦县郑家湖M274墓地的木觚,形制罕见,字体是典型的秦隶,全文约700字,是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中华第一长文觚’。觚文是罕见传世的策问类文献,风格与《战国策》近似,是研究当时社会思想的珍贵文本。”
觚文“魏越宿胥之野之战”等记载为首见,对推进春秋战国之际某些史事和政治生态的认知具有重要价值;觚文中出现的楚、鄧、越王、吴、督盧(阖闾)、子胥、包(申包胥)等,均与《春秋》《左传》所记“申包胥泣秦廷”史实相吻合,成为确定墓葬年代、觚文历史的重要证据。
让文物“活”起来
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为了更好开展文物保护传承工作,2022年8月,云梦县投入资金4000万元,实施博物馆展陈提升项目。2023年国庆期间,博物馆开馆试运行,7天迎来了8.6万人次参观,成为云梦文化新标识。2024年8月,云梦县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标志着云梦文博事业再上新台阶。
如今,焕新亮相的云梦县博物馆空间布局更加科学合理,配套设施更加完善,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文化盛宴。
为了让展览更好看、好玩,博物馆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扩增实景、影像融合、多媒体动画讲解、3D互动体验等技术手段,让文物“活”起来。例如博物馆大厅墙上布置了大型互动装置,游客可以用手点触屏幕上的一个个气泡,每个气泡后都是馆内精品文物的高清大图。在沉浸式展厅中,游客可以通过模拟场景、影像融合及声光电等多媒体技术,身临其境感受“喜”“黑夫”等人物故事,享受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
2023年,央视《寻古云梦·云梦记》《简牍探中华》栏目组两度走进云梦,对云梦秦简进行后续报道,并完成了院线电影《云梦》拍摄。云梦县博物馆多次邀请省内外文物专家学者齐聚云梦,举办学术研讨交流、专题讲座活动,还利用“博物馆日”和“文化遗产保护日”举办文物宣传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村组活动,并成功创建为全国法治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张宏奎馆长表示:“博物馆结合睡虎地秦简出土50周年的契机,在县直各单位招募志愿讲解员。我们将进一步优化展陈及讲解方式,让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成为揭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基因密码。”
为了让文物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社会和文化,云梦县以文物激活新业态,撬动大文旅,现已推出县博物馆、睡虎地秦简原址园等多条旅游路线。
据介绍,云梦将文物发掘和保护利用纳入城市基本建设的重要前置条件,将彩陶、虎头枕、漆器纹样等云梦文物文化元素融入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中,新建了楚王城公园、凤凰台文化主题公园、梦泽湖生态公园等,力求以文化的“软植入”推动城市品位的“硬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