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基层治理模式 打造社区服务品牌

——记市工商联驻孝南区新华街道中山社区工作队

作者: 通讯员柳婷 周倩
        通讯员柳婷  周倩
        社区治理是城市管理的关键环节。今年以来,市工商联驻孝南区新华街道中山社区工作队积极探索创新,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实行“1+4”轮值派遣工作机制,打造全新的“党建+服务”治理模式,不仅提升了社区治理水平,还成功塑造了家门口社区品牌,实现了共治共享、向善向上的良好局面。

        创新治理模式  打造家门口社区品牌

        市工商联工作队联合中山社区党委,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探索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将民主议事会开到小区居民家门口,极大地激发了居民的主人翁意识。今年,社区共举办了5次“家门口的议事会”,居民们积极参与,共同商讨解决了外后街升级改造和电力小区人居环境改善等实际问题。
        通过延伸服务触角,工作队在社区内组织开展了6次便民服务活动,累计服务居民300余人次。从1月18日的“三长”围炉话腊八活动,到3月6日的“凝聚巾帼力量,共建美丽家园”主题活动,再到3月20日的“党建引领践初心,便民服务展新风”学雷锋系列活动,每一次活动都贴近居民需求,赢得了广泛好评。
        此外,结合传统节日和居民兴趣,工作队精心策划了系列家风教育活动,5月举办“以爱之名,献礼母亲”暨“优良家风进万家”经验分享会,6月开展“雕花剪纸”非遗传承培训暨清廉家风交流会,9月举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共同缔造文明家风”中秋文化展演暨家风宣讲,这些活动不仅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促进了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融合。
        为调解社区矛盾纠纷,社区工作队探索以“丹姐调解站”为品牌的婚姻家庭矛盾调解工作新模式,着力建设和谐新社区。今年以来,“丹姐调解站”共接待居民调解咨询30余次,成功调解家庭矛盾、邻里纠纷20余次,有效地化解了社区矛盾纠纷,营造了和谐的社区氛围。

        聚焦急难愁盼  办好民生实事

        市工商联中山社区工作队聚焦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积极办理民生实事,赢得了居民的广泛赞誉。
        针对外后街人居环境卫生问题,工作队组织力量进行了全面整治,改善居住环境。清运建筑垃圾及各类杂物3处,并进行路面硬化、维修下水道和修建围墙等工程。同时,积极推广垃圾分类知识,安装了3处垃圾分类亭,有效解决了社区环卫基础设施不足的难题,改善了辖区卫生环境。工作队还发动居民一起清理9个单元楼道杂物及“牛皮癣”,解决了消防安全隐患,进一步改善了居民居住环境。在工作队的引导下,社区居民共同维护公共环境卫生,形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改造后的小区干净、整洁,环境变好了,心情也更好了!”社区居民李大爷连连称赞。
        为了方便居民生活,工作队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电力宿舍、东景豪庭小区等地建设了3处城市驿站。这些驿站整合了社区资源,延伸了社区服务阵地,为群众提供了休息交流场所。工作队还拆除了环城路118号巷内的围墙,方便居民通行;在汽配、发财小区安装电动车充电桩,完善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解决了小区飞线充电问题;砍除危及居民房屋安全的大树3棵,消除安全隐患。
        “今年,市工商联筹集资金10万元对共同缔造试点电力宿舍小区进行升级改造。我们计划按照居民议事会的建议,安装健身娱乐设施、公共晾衣架、防护门等,引导居民认领绿植,共同缔造美丽家园。”市工商联驻中山社区工作队队长李玉鹏对小区进一步改造充满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