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唤醒 产业觉醒

孝感实现“10万元村”全覆盖

作者: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周志兵 陶忠辉 方桐 通讯员董想明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周志兵  陶忠辉  方桐  通讯员董想明
        12月7日,湖北日报头版头条刊发通讯《资源唤醒产业觉醒孝感实现“10万元村”全覆盖》,报道我市坚持以改革促发展,积极落实扶持政策,因地制宜探索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路径。本报今日全文转发,敬请关注。
编者按
        10万元,全覆盖!
        孝感1810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过10万元,其中771个村首次突破门槛。
        11月中旬,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深入孝感乡村,探寻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密码。

        三资清理,增收效果让村支书惊喜不已

        “三资清理给了我们发展的底气。”赵泽平感慨。
        孝南区朋兴乡长风村,村支书赵泽平和农民一道,在“千亩方”大田里忙碌着机耕灌溉。
        去年,村集体收入12.86万元。赵泽平一度心里打鼓,来年守不守得住10万元的底线?
        孝感把村集体经济过10万元作为推进2024年“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
        今年初,孝感全面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清理。长风村的清理结果,让赵泽平惊喜喜不已
        “三资清理给了我们发展的底气。”赵泽平感慨。
        孝南区朋兴乡长风村,村支书赵泽平和农民一道,在“千亩方”大田里忙碌着机耕灌溉。
        去年,村集体收入12.86万元。赵泽平一度心里打鼓,来年守不守得住10万元的底线?
        孝感把村集体经济过10万元作为推进2024年“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
        今年初,孝感全面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清理。长风村的清理结果,让赵泽平惊喜不已。
        废弃的沟塘、荒地、边角地和田埂,这边发现一点,那边增加一点,长风村集体一下子多出了150亩土地。全村1040亩土地流转给稔泰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纳入孝南区“千亩方”高标准农田集中连片整治示范区。
        赵泽平兴奋地扳着指头算账,150亩地每亩600元流转收入,流转土地每亩50元居间服务费,村集体年增收14万余元。
        “长风村大片土地11年前流转给一家企业,但3年前企业经营困难,无力履约。”朋兴乡乡长李慧告诉记者,三资清理中与企业协商,提前解除了这份无效合同,耕地重焕生机。
        摸清家底,才能盘活资源,带动村兴民富。
        孝感探索成立县级农村经济经营管理中心,乡镇设立产业发展中心,依托湖北数字农经平台建立动态化三资电子台账。今年,全市共收回村集体资源1.4万亩,村集体资产出租收入同比增长40%以上。
        沉睡的资源被唤醒,必将激起一池活水。
        汉川市仙女山街道国光村村支书徐海波很骄傲,国光村的“活水”已经荡漾了14年。
        这次三资清理,徐海波很“清闲”。他说,得亏了老支书徐菊红。
        国光村是城郊村,早在2010年,村里家底就盘得“底儿清”,并明确了集中资源、招商引资、联企共建的发展路子。
        该村大胆探索产权制度改革,将2203亩耕地均分给1607名村民,以户为单位按田分股,让农户变股东。土地征用款,70%归被征地农户,剩下的30%进行再分配,其中,70%给全体村民分红,30%用作村集体发展。
        依靠村集体资金入股6家企业分红和集体厂房出租,国光村集体收入多年来稳定在140万元左右。其“村集体+企业”共建模式,被孝感列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城中村、城郊村典型范例推广。
        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