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之光,照亮孩子成长之路

作者: 孝南区东门小学郑红霞
(孝南区东门小学郑红霞)
        在教育的广阔天地里,每一位教师都是那盏引领学生前行的明灯,而宽容,则是那把开启学生心灵之窗的金钥匙。从教二十余载,我深深地感受到宽容不仅是一种教育的艺术,更是一种深沉的爱,它像一股温暖的力量,悄悄渗透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田,激发他们内在的潜能,引导他们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初遇挑战,宽容以待
        记得有一年9月,刚接手一个新的班级。在这个班级里,有一位名叫小波的男生,他聪明伶俐,却性格顽劣,课堂上总是左顾右盼,小动作不断,严重影响了课堂秩序。面对这样的学生,许多老师或许会选择严厉批评,但我却选择了另一种方式——宽容。
        第一次课堂上,我用眼神提醒小波,却换来他的不以为然;第二次,轻轻敲桌,他更是心生不满;直到第三次,我没有选择愤怒,而是以一种平和而坚定的态度,向小波表达了自己的期望:“我希望和你交朋友,能多给我提些建议,让语文课更吸引你。”这一句简单的话语,如同一缕春风,吹散了小波心中的阴霾,也让他第一次感受到了来自老师的尊重与理解。真诚表扬,开启心窗
        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者。在我的耐心引导下,小波逐渐发生了改变。一天大课间后,小波因帮助摔倒的小女生而受到隔壁班刘老师的表扬,这一消息也传到了我的耳中。我没有错过这个机会,在全班同学面前对小波进行了表扬。那一刻,小波的脸上绽放出了久违的笑容,那是被认可、被鼓励的喜悦。
        这次表扬,不仅是对小波善举的肯定,更是对他之前错误行为的宽容与接纳。在我的鼓励下,小波开始严格要求自己,学习也变得更加积极主动,自信的光芒在他眼中闪烁。

轻声安慰,心灵触动
        一天,我正领着学生朝读,佳豪同学满脸雨水,低着头站在教室门口,这已不是他第一次迟到了,这让很多老师都感到头疼。
        见状后我还是连忙示意他回座位。他家离学校比较远,爸爸妈妈常年在外地,爷爷奶奶年纪比较大,他经常自己上学和回家。看着他满脸雨水和被雨水淋湿的头发,我走到他的身边,没有责备,而是走到他身边,掏出纸巾为他擦拭雨水。这简单的举动,却让佳豪感动不已。我在他耳边小声说:“没关系,天气不好,你一定是按时起床来学校的,以后雨天、雪天上学路上注意安全就行,来晚了也没关系。”只见他用力地点点头,惭愧地说:“谢谢老师。”从这以后,他再没迟到过,而且学习成绩也不断提高。在老师的关爱下,佳豪找回了自信,也学会了感恩与努力。

耐心倾听,重拾信心
        小刚曾经是班上的“问题学生”。他经常在课堂上捣乱,不按时完成作业,甚至有时还会顶撞老师。很多老师认为他是一个无可救药的学生。一次,小刚因为在课堂上与同学发生争执,情绪激动地摔门而出。我没有立即批评他,而是等他冷静下来后,主动找他谈话。耐心地倾听小刚的心声,了解到他是因为家庭的一些变故而情绪不稳定。我没有责备,而是给予了他足够的理解和关怀,并帮助他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经过这次谈话,小刚感受到了老师的宽容和关爱,开始逐渐改变自己的行为。不再在课堂上捣乱,开始认真听讲,并积极参加班级活动。之后,学习成绩也有了显著的提高,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理想的高中和大学。
        多年后,小刚也成为了一名教师,他在一次讲座中提到了小学老师对他的影响。他说:“如果没有老师的宽容和理解,我可能早就放弃了自己,是老师让我明白了宽容的力量,让我有了重新开始的勇气。”
        在教育的过程中,多一些宽容、少一些严厉,让孩子们感受到爱与尊重的力量,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