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全市协同育人服务平台运行以来,开展业务骨干培训15场2100余人次,开办家长讲堂40场7600人次,受理个案咨询1027人次,充分发挥了协同育人中心阵地作用,形成了宣传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四位一体”的未成年保护工作体系。
凝聚“三方力量”,丰富共育资源
面对家校社协同育人力量分散,资源不足的问题,孝感市聚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统筹各方资源,在实践育人上加强协同联合。心理咨询辅导室建设,做到所有高中、初中和规模小学全覆盖。以教联体为单位,组建心理咨询师资团队。在孝感教育大讲堂开设家校社协同育人专题讲座。今年以来,全市共开展各类专题讲座1152场次,参加对象超过34万人次,社会反响良好。
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依托湖北工程学院、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分别打造“孝爱中国”“孝道中国”思政金课,建设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试点基地学校20所,遴选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18个。
整合部门属地协同关爱力量。孝感市根据各部门职能,组建了包括教育、妇联、民政、团委、公检法司等15个部门,以及心理健康教师、志愿者在内300余人的协同育人工作队伍。教育部门牵头,相关职能部门联合开展各方责任包保、集中宣传教育、重点对象排查、结对帮扶关爱、协同共育共建“五大行动”,提前防范化解隐患。 充分发挥社会资源育人力量,开展“万生游百馆”实践活动,遴选100个优秀社会实践基地,引导学生利用周末、寒暑假感受中华优秀文化、孝感名胜古迹。打造以乡土乡情、市情县情为主题的研学课程体系;孝感主城区建成“社区儿童之家”44个,建成示范家庭教育指导站11个,发动社工和志愿者参与周末及假期托管,提供“四点半”课后服务,开设家长讲堂。
健全“三项机制”,保障共育效果
为强化协同育人保障、提高协同育人能力,孝感市建立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组建协同工作专班,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协同育人工作机制成员单位会议,协调解决制度建设、指导服务、条件保障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协同育人工作机制各成员单位安排专人负责信息交互工作,重要信息第一时间相互通报,闭环交互各类数据资源。建立预警干预制度,每学期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测试,时刻关注重点对象生活、行为及心理状况,联合学校、家庭、政法部门、卫健部门等提早防范,确定关爱措施,提早预警应对。
通过家校社共育体系建设,孝感市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联动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格局逐步完善,部门合作更加有力,家校沟通更加顺畅,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明显降低。孝感市孝南区获批“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孝感市楚澴中学千纸鹤关爱女生行动”等4项成果获全省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