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失明母亲最好的陪伴

作者: 通讯员万清平
        “妈,我唱段楚剧给您听哈。”重阳前夕,枫叶红,桂花香,饶德林家。
        “好呵,你就唱《葛麻》的戏,大点声。”
        “好嘞!”随即楚剧《葛麻》的片段从这栋两间三层的楼房传出来。唱者有板有眼,听者脸上露出惬意的微笑。
        路过的村民余秋珍赞不绝口,“老婆婆能快快活活地活到84岁,多亏有一对孝子孝媳哟!”
        余秋珍口里的孝子孝媳名叫饶德林、方友兰,孝南区朱湖办事处工农生产队人。这对夫妻感人的行孝尽孝德行,令人们交口称赞。可他们却总说:“孝亲敬母是再寻常不过的事,哪里值得表扬啰。”
        早在1976年,33岁的母亲代春香就因患白内障等眼疾导致双目失明,从此陷入漫漫黑暗之中。为了替母亲治疗眼疾,长大后的饶德林陪着老人先后辗转多地访医求药,均无济于事。饶德林伤心不已,暗暗发誓,这辈子一定要好好孝敬妈妈,让老人哪怕什么也看不见,也总有快快乐乐的时光。
        饶德林是家中长子,也是老人唯一的儿子。1985年,饶德林与方友兰结婚,从此照顾老人又增添了新的力量。
        为了让失明的母亲和年迈的父亲过上好日子,饶德林与妻子商定不再外出靠厨艺挣钱,而是选择留在家种田打工,确保每天有一人在家不外出,让老人们有个放心的依靠。一年365天,两位老人吃穿用被安排得井井有条,加上夫妇俩吃得苦、人能干,小日子过得倒也温馨。
        天有不测风云。2008年6月,饶德林准备好砖瓦石料,即将起盖新房,父亲饶平贞却突因放牛时不慎摔断了腿骨。住院治疗30多天,父亲病愈出院,母亲却又突发胆结石等病症住院半个多月。此时,家里盖新房的钱已所剩无几。
        饶德林夫妇停做新房,一心为老人治病的消息传开,妻子方友兰的娘家人深受感动,自发来到朱湖,硬是垫资帮饶德林家盖成了新房。
        2011年5月,清明节刚过,父亲饶平贞就走了。面对伤心至极,以泪洗面的母亲,德林夫妇贴心劝慰母亲,“妈,有我们哩,绝不会让您老受苦的。”
        饶德林将家里一楼最通风、透明、方便的房间安置母亲住下,又建了防滑、防湿、防摔的卫生间,墙壁、走廊、过道都精心消除棱角,设置扶手。床头安装了电铃,老人有什么需要,一按电铃,他们就立即来到跟前。方友兰包揽了母亲全部的清洗晾晒,更新被子、床单等事务,让老人房间天天干干净净、清清爽爽。饶德林为母亲备齐了治疗高血压、低血糖、防感冒、助消化等各种药物,专门为老人配置了安全的饮水机、坐躺两用椅、导盲手杖等,凡是能想到的无一遗漏。老人吃不了硬食,夫妇俩在做饭时总顺着老人口味,将饭菜做软煮透,变着花样煮汤饭、下疙瘩、烫油巴。
        俗话说,供吃供喝,难供心平气和。母亲喜爱听楚剧,双目失明后看不到戏了,心里总惦念着,饶德林就给母亲买了一台播放机,不时放几段。为了让母亲能够随时听到喜欢的楚剧片段,饶德林还试着学习,很快也唱得有模有样。一次,母亲因连日患病沉闷怄气,饶德林就大声唱了起来。母亲一阵兴奋,病好了很多,心情也舒展开来。这以后,唱楚戏又成为德林孝敬老人的“独门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