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畈红辣椒

作者: 程荣东
        茂林修竹、溪水潺潺,金秋时节,白兆山下的安陆市烟店镇袁畈村,好一幅水墨山村图。农家庭院错落有致,一畦菜地,几道篱笆,一株株辣椒树沉甸甸的,挂满了红灯笼。
        袁畈村西眺白兆山,村民开门推窗,就能看到矗立在山巅的高大李白塑像。辣椒是袁畈村的特产,说起袁畈辣椒,那是美名在外。
        袁畈村种植的辣椒,色艳、皮薄、肉厚,甜而不辣,属灯笼椒,有300多年的种植历史。关于袁畈辣椒起源,据传与一位清代“涢上先生”(李道平)有着联系。李道平家族世代精通医术,其长于岐黄之术,是方圆十里有名的良医,深受村民感佩。相传辣椒最先引入到袁畈村是为了治病,而不是食用。
        袁畈村冬天气候湿冷,潮气很重,村民患风湿疼痛极为普遍。李道平看到《纲目拾遗》中有记载:“辣茄性热而散,亦能祛水湿”,托人带了一些辣椒种子试种,村民通过少量内服或外用辣椒,达到了“祛风行血、散寒解郁”的功效。自此,村里开始种植辣椒,特殊的土壤气候,加之流经村里的河水中独有的钙质,让袁畈辣椒声名远播。
        “丽质生身菜圃中,少时葱绿老来红。倾情不怕千刀碎,佐料尤调百味丰。”如今,袁畈村家家户户种辣椒,就连房前屋后旮旯地也种上几棵,全村种植面积有300多亩。
        袁畈辣椒可炒食,也可腌制。脆生生的辣椒,农家人会把它们当作是最美最香的佐料,炒菜时,放上一个红辣椒,点缀在菜肴之上,色香味俱全。
        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村里大力发展辣椒产业,做好“辣”文章,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辣椒的起源地在哪里?南美;何时传入中国?明朝后期;辣椒的种类有多少……在小巧而别致的袁畈村辣椒馆里,都能找到答案。馆内设有辣椒科普馆、产品展销区、辣椒手工艺品制造区、袁畈辣椒酱制作过程展示区,总面积约200平方米,通过图片、实物、雕塑、绘画、模型、沙盘、文字,展示与辣椒有关的历史故事、辣椒艺术品、辣椒食品等。游客在这里不但能了解辣椒文化,还可亲身体验一番辣椒酱制作,感受味蕾冲击,传承文化记忆。
        村里还成立了美乡辣椒合作社,开发出纯手工制作的辣椒酱、纯天然的干辣椒、创新融合的网红拌饭酱、方便即食的辣椒零食等产品,并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
        无辣不欢,舌尖美味。袁畈辣椒,承载了许多安陆人的美食记忆和乡愁。游子外出务工经商,总要带上几瓶腌制好的袁畈辣椒,烧菜时用作佐料,或盛上一味碟,淋上芝麻油作开胃菜,这饭就吃得格外香。
        辣是一种气质,是一种生活态度。愿袁畈人的生活,如这辣椒一样火辣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