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川市韩集乡红云村:

“征”情巧解“千千结”

作者: 全媒体记者焦志新 特约记者李书畅 通讯员杨青
        全媒体记者焦志新  特约记者李书畅  通讯员杨青
        时隔数月,挖掘机的轰隆作业声再次在汉川市韩集乡红云村响起。村民们起了个早,在正在拆除熊老汉的小卖部前围观。“为了共同缔造新生活,村里的老人都能解开心结,支持征拆,村民的思想转变了,我们开展工作也容易多了。”红云村村党支部书记熊会祥站在人群中感叹道。
        “我谋生活用的老房子,哪里舍得拆?”“闲置的旧房子,拆了谁不心疼?”“旱厕拆了,以后不方便怎么办?”……自今年3月,韩集乡红云村开展共同缔造活动以来,一个个问题被村干部们记录在册,又被依次破解。该村成功拆除4处危房、2处闲置房屋和12处旱厕。
        “为了村里美起来,我愿意拆!”伴随着一阵挖机启动、砖瓦落地的声音,红云村村民熊老汉泪眼婆娑地告别了打理了近20年的小卖部。
        今年3月,红云村熊家片区作为共同缔造试点村,在韩集乡率先启动。熊老汉的小卖部被列入拆迁范围,拆迁后原址将由乡政府统一规划,扩建为开放性的公共区域。
        然而专班几次上门做工作,都吃了“闭门羹”。“我一个70多岁的老爹爹,就指望着经营小卖部维持生活,你拆了我怎么办?”“这里有我和老伴共同的回忆,老伴走了,这里还留着我的念想呢!”说起小卖部的去留,熊老汉情绪很是激动。
        “您虽然把房子拆了,但方便的是全村人,我们也会另选新址帮您建个小卖部的!”“婆婆去世多年,她也希望您能开启新生活,何必守着这块伤心地呢。”……专班人员锲而不舍上门,在一番推心置腹后,让熊老汉的态度有所松动,特别是那句“远离伤心地”,让他尤为动容。
        人心都是肉长的,在大家的真情感召下,如今,熊老汉的小卖部拆了,另择新址的小卖部也已开始建设。看着村里一点一滴的变化,老汉对未来的新生活充满期待。
        和熊老汉一样,在拆除村民老肖的闲置房屋时,他也经历了一番思想转变。
        “当年我建这栋房子,可花了不少钱,如今让我配合拆除,我心里不好想。”起初工作专班上门,提到要老肖无偿拆除闲置近八年的旧房,当场遭到老肖拒绝。
        于是,工作人员重新梳理了一下老肖的社会关系网,从老肖儿子这里寻找突破口。
        专班人员动员小肖上网查询开展共同缔造的好处,发动他帮忙做父母思想工作,经过村干部和乡贤共同“周旋”,最终一家人解开心结。
        “村子美了,环境好了,我们以后也是受益人。”如今老肖一家不仅接受了拆迁方案,妻子也加入了村里的腰鼓队,一家人十分支持村里的共同缔造工作。
        在集中拆除旱厕过程中,工作专班兼顾弱势群体的生活需求,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以行动暖民心,用真心换“征心”,赢得了村民的认可。
        “村内有部分独居高龄老人,对旱厕的依赖程度很高,我们因地制宜拿出解决方案。”专班工作人员孙加红介绍,专班采取为老人修建新厕所、关爱独居高龄老人生活和劝说独居老人回归家庭与子女同住等举措,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支持,村里12处旱厕得以顺利拆除。
        “只要以群众满意为标尺,一切困难都能迎刃而解。如今村民思想转变了,共建美丽乡村的意愿很强烈,有了他们的支持,期待红云村早日美丽蝶变。”村党支部书记熊会祥欣喜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