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王德强 通讯员万清平 6月20日,走进孝南区朱湖办事处长湾生产队“朱湖糯米”种植基地,一片片糯稻秧苗迎风摇动、绿意盎然,呈现勃勃生机。“今年我加盟鄂宝糯稻种业科技公司,进行朱湖糯稻新种子试种,公司还与我签了合同,包种包管包收,很放心!”朱湖种粮大户熊强敏笑呵呵地说。
“朱湖糯米”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也是孝感米酒、孝感麻糖的首选优质原料。目前,孝感市有30多家米酒、麻糖生产企业,年需糯稻近20万吨。由于“朱湖糯米”产量等原因,刚性需求缺口达10万吨以上。
为缓解孝感麻糖、米酒产业原料需求缺口,朱湖办事处通过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建设,将“朱湖糯米”种植基地由过去的3.5万亩扩大到4万亩,耕地由一般农田提档升级为高标准农田,种植方式由过去撒种直播转变为无土育秧、机械插秧与稻田直播相结合,综合效益也会相应提高。到目前,4万亩“朱湖糯米”种植基地已种满种足,等待丰收。
“糯稻要增产,种子是关键。”孝感鄂宝糯稻种业科技公司负责人孙俊说,“去年以来,公司糯稻种子繁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珍珠糯、红糯优1号、桂丰黑糯等9个优良品种平均亩产1600斤左右,且富含花青素,尤其适合孝感麻糖、米酒生产。对于种植糯稻的农户来说,这些品种的增收潜力也很大,今年已经征集到2000多亩试种面积。”
“通过糯稻种子繁育,推广应用新种子,可从根本上增强朱湖糯稻抗倒伏、抗病虫害能力,提高品质,实现增产增收。”国家二级教授、水稻育种专家、鄂宝种业科技攻关负责人周瑞阳说:“我们计划用3至5年时间突破朱湖糯米种子瓶颈,制造糯稻‘芯片’,促进米酒行业持续高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