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村“明月街”,为何以村民名字命名?

作者: 全媒体记者侯伶俐 通讯员杨铭跃 徐卓
        全媒体记者侯伶俐  通讯员杨铭跃  徐卓
        绿树浓阴夏日长,远山如黛入池塘。6月23日,走进大悟县阳平镇柳林村,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村里的网红打卡地——鱼鳞坝水上,游客们正开心地玩水,不时传来一阵阵欢声笑语。据统计,景区开工建设以来,柳林村已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
        鱼鳞坝不远处,村民们运送泥沙,搭建商棚,搬运亲子游船。他们挥汗如雨,热火朝天,只为加班加点建设“明月街”。
        “以前这条路都是牛棚、旱厕、垃圾堆,一到夏天就臭气熏天。现在改造一番,人居环境明显提升,大伙儿都说好。”看着即将竣工的“明月街”,村民何明月满怀期待地感慨。
        这条街,正是以何明月的名字命名,其背后是一个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故事。
        柳林村5组和6组的道路很窄,两旁散落着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建成的牛棚、猪圈、旱厕和小菜园,村民出行不便,也影响了游客体验。柳林村“两委”计划将村湾道路拓宽改直,打造商贸一条街,用于服务游客和交易阳平镇当地的土特产。
        仲夏里,晴朗午后,碧空如洗。村“两委”干部将5组和6组的村民们组织到树荫下召开村民茶话会。茶话会上,村干部提出了建设商贸一条街的计划。
        “我家的牛棚有几十个年头了,都是老一辈留下来的,我不舍得拆。”“如果把我的菜园改了,那我去哪里种菜呢?”一些年纪较大的村民一开始并不支持这项计划。
        这些猪圈、厕所、菜园不仅仍然发挥着作用,而且承载了村民太多的回忆,村“两委”干部一时也有些犯难。
        阳平镇党委书记乐胜东也受邀列席了这次会议,他耐心地为村民们讲解商贸一条街从决策共谋到成果共享的完整设想,并记录村民的意见。
        “领导讲的共同缔造我听懂了!这是好事,我支持!”村民何明月今年50岁,在大悟县城里当保安,为了茶话会特意赶回来。他第一个坚定表态:“我的2座旱厕明天就拆掉,菜园有50平方米,随时可以让出来。”
        说罢,他又劝说其他犹豫不决的村民:“我看这个项目好,既能改善咱们的生活环境,又能增加大伙儿的收入。我们应该主动参与进来,一起建设商贸街!”
        “我有30平方米菜园,也拿出来改造。”“我家的牛棚也可以拆了。”“村里修了好几个新公厕,我的旱厕没啥用了,也可以拆。”看到何明月带头支持村湾改造,村民何芳明、熊扬志、何建朝等纷纷表态发言,商贸街的项目就这样在你一言我一语中敲定了。
        在项目策划和实施的过程中,大家有地的出地,有力的出力,众人之事众人办,大大激发了村民的积极性,齐心协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社会治理新格局。
        后来,这条商贸街被命名为“明月街”。
        乐胜东说,这个命名一方面是对村民何明月带头参与共同缔造的肯定;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皎洁的“明月”象征着柳林村村民对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的向往。现如今,这种向往正逐渐变为现实。
        今年以来,阳平镇深入推进共同缔造试点扩面行动,以“牛棚变商棚、厕所变会所、菜地变营地、财权变股权、旧村变新村、农民变市民”为路径,积极通过召开屋场院子会、村民代表会、村民茶话会等形式,进一步广泛宣讲共同缔造理念和方法,多次走村入户收集村情民意。最终,柳林商贸街和鱼鳞坝水上乐园被纳入今年重点建设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