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王德强 通讯员凌泽武 左军 6月25日,省自然资源厅为我省耕地保护工作优秀县(市、区)颁发首届耕地保护资金奖励,全省共15个县(市、区)获奖,我市孝南区、云梦县分别获得奖励资金300万元。
开展耕地保护奖补激励是省自然资源厅为引领全省形成耕地保护齐抓共管良好氛围,以点带面加快构建全省耕地保护新格局的一项重要激励机制。
孝南区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共同责任机制,在全省率先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逐级实行全链条、全过程耕地保护监管。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整治,坚决守住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2023年,该区耕地净增9280.05亩,核实处置永久基本农田7583.71亩,补划永久基本农田11775.25亩,全面完成2021—2023年例行督察问题整改,违法图斑占耕地比例降至1.08%,获得省自然资源厅专题通报表扬。
云梦县守牢扛稳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全面构建耕地保护“3+N+2”责任体系,241名县乡村主要领导“人田对应”、1476名名誉网格员和民间网格员“网格到人”、26名乡镇执法与派出所人员“协同配合”,1743人组成责任链共护百姓“饭碗田”。同时,突出保护措施“全方位”,全县共划定基本农田保护片块5826个,设立标志牌192个,界桩4710个,并以治理数字化转型变革为抓手,通过手机APP、“耕地智保”平台和视频监控系统,实施“一码管田”,实现“一码查询”“一码通”,着力提升全要素自然资源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