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2023年8月,孝南区司法局以省级营商环境先行区创建为契机,启动复议体制改革,成立行政复议应诉股,启用“孝南区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局”印章,在全市率先完成了行政复议体制改革,从机构设置、人员配置、建章立制上满足规范化建设需求。
“孝南区将行政复议工作纳入全区平安建设考核、法治建设绩效考核、及时奖励考核和综合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严格奖励兑现,压实各级责任,促进案结事了人和。”孝南区司法局局长刘永辉介绍说,该局全面推行行政复议调解和解全流程覆盖机制,把调解促和理念贯穿于受理前、审理中、决定后的全过程,争取靠前调解成功,努力实现行政争议“最优解”。
便捷高效 拓宽行政复议“主渠道”
对有诉求的群众来说,什么情况下可以提出行政复议?需要提交哪些材料?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
让群众对行政复议“触手可及”,提高群众申请复议的便利度是关键。
按照“最多跑一次”为民服务理念,该局在全区17个司法所设立行政复议咨询代收点,在251个村(社区)设立行政复议服务点,率先在全市实现复议咨询代收全覆盖,同时,公示行政复议受理范围、行政复议申请书格式文本,为群众依法维权提供便捷高效的通道。
自开展创建工作以来,全区共计开展行政复议宣传20余次,发放行政复议咨询手册20000余份,开展行政复议咨询140余次,向辖区企业、居民群众提供申请复议渠道及普及法律知识,着力提升“一链三环”化解行政争议机制的知晓率和影响力。
行政复议改革后,案件如何“接得住、办得好”?
紧扣“复议便民利企”主线,该局充分发挥行政复议职能,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引入“法律外脑”,吸纳全区法制机构工作人员、公职律师、法律专业人士等人员成立行政复议咨询委员会,对疑难案件进行深入研讨,提高法律适用的精准度,并充实3名复议专职办案人员。同时,充分发挥“1+17+N”区乡村三级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作用,结合行政复议案件办理,实质化解行政争议。
在案件审理中,坚持法、理、情并用,通过对案件事实和法律关系的全面深刻剖析,对行政行为不合法、不合理之处,力促行政机关主动纠错,取得申请人的谅解;对行政行为的合法、适当之处,力促申请人自愿息诉,推动争议高效化解。
事心双解 画好多元解纷“同心圆”
“太好了,事情终于圆满解决了,我申请撤回行政复议申请!”刘先生如是说。
该区一执法部门以占道经营为由,对某道路的十几家商铺作出罚款200元的《当场处罚决定书》,其中刘先生等六家商户对此决定不服,向复议机关提起行政复议申请。
该局办案人员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据“首违不罚”的原则,要求执法部门主动对接刘先生等六人,协商解决此事,执法部门主动对接取得理解支持,刘先生等六人主动撤回行政复议申请,最终圆满解决此事。
有争议先复议,正逐渐成为孝南老百姓的共识,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的作用日益凸显。
通过创建“一链三环”工作机制,2023年,孝南共收到行政复议案件135件,同比上升199%,其中受理54件,调解率100%,调解成功19件,调解成功率达35.2%,行政机关负责人化解行政争议参与率、出庭应诉率100%,为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复议贡献”。
为把基层矛盾实质性化解在萌芽状态,孝南区持续深化创新诉源治理工作机制,对各类治理主体的司法需求“精准画像”“精准派单”,提前介入,准确查明事实,精准定分止争,力促案结事了政通人和。
创新“区长坐堂”审案,让“民告官”能见官,促成行政争议化解;创新“办案寄语”普法,化解申请人内心的疙瘩,用法律的力量与温度守护人民权益;创新复议应诉预警和综合评价机制,形成“复议应诉信息月报专报”制度……
群众有所“呼”,复议有所“应”。如今,孝南区正通过一项项看得见的创新之举,做实行政争议化解这篇“大文章”,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依法、规范、高效运行,以实际行动回应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新要求、新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