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涧小隐 倚绿生金

作者: 全媒体记者侯伶俐 通讯员杨铭跃
        远处的群山覆盖着新霁的积雪,近处的百岁柳树林袒露着美丽的线条。阳平镇的母亲河从村庄蜿蜒而过,河水清澈,哗哗流响。村舍错落有致,庭院干净整洁,老人们坐在门口晒太阳,孩童在旁奔跑嬉戏……这是春节前夕,记者在大悟县阳平镇柳林村看到的生动景象。
        百岁柳树,柳林河,柳林村,在冬日的阳光下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美丽宜居的乡村画卷。如果在夏季,崇山秀林,植被茂盛,村庄隐在林中、隐在水旁,故称“林涧小隐”,引得游客纷至沓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21年以来,依托柳林村自然风光,阳平镇“牵手”浙商,围绕打造“大悟小江南,林涧隐水乡”品牌,以农旅茶旅融合推动乡村振兴,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公司化运营模式,跑出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加速度”。
        阳平镇引进3家公司在柳林村落户,其中,浙江两山共建设计院全程跟踪规划服务,安茶集团大悟忆元瑭茗分公司实地发展白茶产业,浙江金秋年华公司与农户共建发展民宿、康养产业。围绕规划定位,柳林村成立了湖北林涧小隐健康发展有限公司,公司全面统筹当地资源与运营方合作运营。
        按照修旧如旧,对30亩柳林公园进行了改造提升,铺装游步道、草坪,安装污水管网,拆除废旧厕所、围墙,更新村湾周边挡土墙。与此同时,设计多处兼具自然妙趣与人文内涵的小景点,连点成片,打造花园乡村,另外还建起了休息亭和生态停车场。很快,面貌一新的柳林村就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热门打卡地。
        枫杨阁,柳林轩……柳林村的民宿群依河畔林侧而建,简朴中透着雅致,游客们惊呼在这里找到了“看得见的乡愁”。近两年,柳林村利用农村闲置房屋和宅基地,在保护与修复的基础上,兴建了一批集养生、养老、养心于一体的特色乡宿居住群,不仅改善了人居环境,还盘活了农村闲置土地、住房等资产。
        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青青茶园绵延起伏,不仅带来了视角上的愉悦和心灵的放松,更为村子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真金白银。柳林村现已建成白茶基地1000余亩,由此延伸茶文化产业链,开展红茶、绿茶、白茶、夏秋茶的生产加工制作,打造“食住行游娱购”的乡村全产业链。目前,茶叶加工厂已投入使用,白茶产业年产值达750万元,吸纳180余名脱贫人口就业,年发放农民工工资60万元。
        为了擦亮柳林村美丽乡村新名片,柳林村一系列配套服务设施正在加紧建设。去年7月,柳林村游客接待中心落成,内设寄递物流网点、红色驿站、爱心超市等功能区。同时建成了老年食堂,免费为村湾高龄留守老人及生活困难的残疾人士提供就餐服务。
        围绕绿色赋能乡村振兴,柳林村挖掘放大地域特色,实现了“生态文化、生态文明、生态经济”三元联动,走出了一条“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激活乡村、群众受益”的生态品牌建设新路径。
        林涧小隐,倚绿生金。据阳平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柳林村将会以发展扩大民宿产业为主,逐步投入喊泉、漂流、民宿、茶吧、酒吧、咖啡吧、林间夜营等项目,打造田园经济综合体。与辖区内蓝莓、葡萄、火龙果、猕猴桃、太空莲、珍珠花等农业产业进行联动,在吃住行、游娱购等各方面书写大文章,形成农文旅融合发展经济带,提升乡村和农民的增值收益。展望未来,柳林村将成为阳平镇寻先烈遗迹、看风车花海、游千年古刹、品阳平白茶、赏桃花水母、摘四季瓜果、美丽乡村一日游旅游圈的关键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