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心胡萝卜的“出圈”之路

作者: 全媒体记者刘艳 通讯员李游 丁浩文
        全媒体记者刘艳  通讯员李游  丁浩文
        2月18日,在应城市黄滩镇干河村老兵筑梦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胡萝卜种植基地里,一道道平直的田垄向远方延伸,村民们在垄间穿行采收胡萝卜。刚出土的胡萝卜整齐地一字排开,几位村民正动作娴熟地去缨、装袋。
        “这段时间黄心胡萝卜集中上市,已经销售过半。”合作社理事长许起飞说。采收好的胡萝卜会被送到加工点进行清洗、分拣、打包。经过一系列程序后,再装车发往山西、北京等地市场。
        “我们的黄心胡萝卜吃起来清脆甘甜,堪比水果……”从黄心胡萝卜的品质、口感、营养价值和种植历史,到种植、管理方法,再到采摘、发货流程等,许起飞娓娓道来。
        黄心胡萝卜是应城当地特色农产品,此前曾面临种植能手年龄偏大、后继乏人,农户种植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
        许起飞的祖辈、父辈一直都在种黄心胡萝卜,延续至今。许起飞记得,小时候大家都把这种胡萝卜当水果吃。此前,推车在街边售卖或卖给批发商的单一线下销售方式,让各家各户种植的胡萝卜基本只能在本地“打转”。
        许起飞曾当过兵,2018年底回到家乡应城发展农业。创业之初,他养殖过一段时间澳洲淡水龙虾。看到口感脆爽、清甜的黄心胡萝卜因“卖不出价”被越来越多农户弃种,许起飞感觉很痛心。
        养殖龙虾的间隙,他把黄心胡萝卜样品发往外地,让战友们帮忙打探下市场。没想到,黄心胡萝卜在外地市场反馈相当不错。这让许起飞心念一动:家乡有很多不错的特色农产品,如果都能打开外销通道,该有多好!
        许起飞决定先从黄心胡萝卜入手。外销对胡萝卜品质有要求,最好是长度18厘米左右,直径3厘米左右,外观匀称无瑕疵。本地黄心胡萝卜口感确实没话说,但长短、粗细不均,有异形、开裂等情况存在,和市场需求还有差距。
        许起飞前往山东等地学习种植技术,还如饥似渴地抓住应城高素质农民培训等机会学习农业知识。
        经过摸索,他学会标准化种植,用起垄、滴灌、水肥一体化等新技术,种出条形好、色泽亮、甜度高、品质稳定的黄心胡萝卜,不光在本地市场打响了“水果型胡萝卜”的名头,真空锁鲜包装的黄心胡萝卜还在外地市场成功“出圈”。
        去年11月,黄心胡萝卜进入收获期。许起飞通过直播介绍产品,伴随着他自然又接地气的讲解,手机屏幕上不时跳出来自全国各地观众对于胡萝卜品质、售卖、物流等方面的提问弹幕,许起飞一一耐心回答。
        干河村周边158户村民与老兵筑梦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签约种植黄心胡萝卜,面积达510亩,许起飞为农户提供种苗、肥料、技术和销售服务。当年,签约农户就实现黄心胡萝卜大丰收,产量高达280万公斤,销售额300多万元。
        以短视频平台为桥梁,应城各乡镇农业大户也跟着许起飞一起种黄心胡萝卜——黄心胡萝卜的种植圈也在持续扩大。
        许起飞告诉记者,黄心胡萝卜营养丰富,可做成婴幼儿辅食、果汁、脱水蔬菜等。未来,希望能为黄心胡萝卜申请农产品地理标志。合作社除了扩大种植规模外,还将积极探索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提高附加值,让产业兴旺,农户增产又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