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川大集为何能吸引万千关注?

作者: 文:特约记者李书畅 图:特约记者刘家
汉川市2024年新春赶大集系列展演活动现场。
荷月酥、麦芽糖等汉川味道,两天时间五上央视。
在大集猜灯谜送"廉"货展区,汉川市纪检干部与"包公"一道出谜面,人们在互动中乐解谜底。
杨林乌壶在赶大集上收获了大波人气。
汉川文旅展位--马口陶。
赶大集、备年货、吃美食。
在美食展示展销区,36个展位集合了汉川58种特色美食。
        文:特约记者李书畅  图:特约记者刘家

        1月29日,暮色四合,华灯初上。
        早已春寒料峭,这里却暖意融融。汉川市体育馆“汇隆广场群星荟萃”演唱会现场,人声此起彼伏,观众连连尖叫。这一场活动,直播流量2100多万,拉开了汉川市2024年新春赶大集系列展演活动序幕。
        荷月酥、麦芽糖等汉川味道,两天时间五上央视。为什么汉川这场赶大集活动,众人瞩目,万千宠爱?

        “利”与“力”:百强县市有实力

        灌汤包、掺汤、财鱼面、牛骨头面……在美食展示展销区,36个展位集合了汉川58种特色美食。
        “开集第一天,我们从早上7点营业到晚上7点,卖了1000多笼汤包。”2号展位北街灌汤包经营人谢道远告诉笔者,平常一上午大概能卖接近200笼。
        在农产品展示展销区,管子糖、斤干角等地方美食引得市民驻足选购。
        “我买了坚果、翻饺、窑鸡和红薯粉。尝下小时候的味道,找一下感觉。”市民龙巧娥说。
        在美食和农产品展示展销区,每个展位上都悬挂有价格公示牌。汉川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同志告诉笔者,“我们要求展示售卖的物品价格不能高于市场价格,尽量让利于民。”
        另一边,工业产品展示展销区也有汉川特色,主要展销本土羽绒服、男女裤、鞋类、床上用品、毛巾、食品饮料等800余个品种,所有产品均以出厂价销售。
        出厂价销售、让利于民的背后,是汉川连续四年进入全国县域经济百强,连续五年进入全省县域经济综合考评十强给予的底气,是规上工业总产值、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均连续三年稳居全省县市区第一的实力。
        据了解,汉川市市场主体超过10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51家,形成了以纺织服装、食品加工、装备制造为主导的“3+X”现代产业体系。达利、银鹭等知名食品加工企业,都在汉川深耕20余载。同时,汉川还是全国产粮大县,水产品、莲藕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居全省前列,是武汉及周边地区重要的“米袋子”“菜篮子”“活鲜库”。

        “新”与“心”:民心所需皆满足

        在美食展示展销区,1号展位之前,是汉川市公共检验检测中心的食品检验检测处;36号展位之后,紧跟着汉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食品安全监管处。
        为确保食品安全,汉川市组建工作专班不间断开展巡查,每天对食材开展抽样检测,守护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让广大消费者吃得放心、玩得开心。
        新春赶大集的新变化,远不止如此。
        “年货优选线上购”展位在一众好物中显得格外突出。汉川本土网红大V,对着直播镜头推介腊八豆、藕粉、土鸡蛋等汉川特色优质农产品。各具特色的汉川好物纷纷亮相,消费者线上逛大集,也能充分体验赶大集的乐趣。
        “线下大集+线上直播”的创新形式,背后是汉川着力打造新业态、新品牌的用心和细心,回应的是民声,满足的是民心。
        “希望在外的游子,不能够回家的,没办法到现场赶大集的,也可以通过这个‘甑品真选’和其他平台,来购买汉川的农副产品,让他们在外地也能吃到家乡的美食。”汉川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明俊玲介绍。

        “划”与“化”:大集增添文化味

        汉川新春赶大集,在划分区块时,也为文化留足了空间。以群星演唱会为起点,系列文化活动接踵而来。
        活动现场,逾百幅展板通过汉川非物质文化遗产展、2023年度汉川书画作品展、汉川精品文物图片展和生态汉江唯美汉川美术作品展四大板块,全方位呈现了汉川底蕴深厚的红色文化基因。
        除展示展销区外,此次活动还专门设置了汉川文旅展区,琳琅满目的非遗产品、文旅创意产品、工艺美术品类、旅游特产类等产品,令人爱不释手。杨林乌壶作为汉川文旅的头号展位,收获了大波人气。
        “此次参展,我们带了50多个品种,销量还可以。汉川人对乌壶是有一种情怀的,它既可以收藏,也能家用。”杨林乌壶第八代传人张开金介绍。
        在大集猜灯谜送“廉”货展区,汉川市纪检干部与“包公”一道出谜面,人们在互动中乐解谜底,学习古今清廉文化知识,了解汉川红廉、陶廉等特色清廉文化,感受浓浓的年味和“廉”味。
        汉川大集,不仅是“年货大集”“好物大集”,更是“文化大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