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作者:
上接1版
        ——重大项目取得新突破。首衡城一期火爆开业,日均交易量、交易额均居华中第二、全省第一;楚能新能源一、二工厂产销两旺,三工厂即将投产。硚孝二期、武大、孝汉应高速建成通车。华强方特顺利开工,金融创新科技产业园破土动工,奥体中心主体顺利封顶。30个省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78.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全省第三,孝感连续五年获评全省投资和项目目标考核贡献奖。
        ——产业集中迈出新步伐。“4+2”主导产业更加聚焦,6个省级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不断壮大,应城井矿盐化工获批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5家全国十强的卫生用品企业、全国前四的生活用纸项目集聚孝南。孝感华纺供应链平台成功组建,上链企业1864家、全省第二,纺织服装产业规模全省第一。
        ——城乡融合呈现新态势。孝感城市空间战略规划编制完成,主城集中集约发展聚势发力。基础设施补短板三年攻坚行动圆满收官,海绵示范城市建设绩效评估全国第九、中部第一,孝感入选“中国十大秀美之城”。汉川在全国县域经济百强中再进5位,应城在中部百强县中再进6位,孝南首次挺进全省县域经济一类县市十强。先后承办高标准农田建设、镇村生活污水治理等全国全省现场会12次。
        ——民生福祉实现新提升。“十位”民生实事扎实推进,寄递物流进村在全省率先实现全覆盖,畅通消费品进村“最后一公里”、农产品进城“最初一公里”,成为乡村振兴“黄金一公里”,快递业务量升至全省第2位。围绕中华孝文化名城建设,推出敬老惠民“孝十条”,建成“孝厨”幸福食堂256个,“孝爱父母游孝感”惠及老人10万人以上。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6%,居全省第3位。
        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学拼抢”“敢快干”,以政府有为促进市场更加有效,以精神经济学助推发展经济学,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唱响稳增长主旋律,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
        始终把稳增长摆在突出位置,着力扩投资促消费稳主体,因时因势精准调度,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主要指标均衡靠前、逐季攀升。项目投资底盘夯实。推进重大项目高质量建设,开展招商引资“比拼跃升”,做实“211”工作举措,全年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746个、金额4933.8亿元,开工406个、投产239个,均创历史新高。开展重大交通项目大会战,续建和开工建设高速公路、干线公路11条,高速公路投资额全省第一。对上争取各类资金114亿元,新增政府债券资金141亿元、居全省第3位。消费活力持续释放。落实促消费系列政策,发放“惠购湖北”消费券5批次,拉动消费21.7亿元。积极应对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先后两次优化调整相关政策,举办土地推介会、房交会,全市房地产市场呈现回暖态势。承办第四届荆楚乡村文化旅游节,开展“餐饮名店名厨名菜”评选,全市电子商务网络零售增长3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全省第二。安陆获评全省服务业发展先进县(市),双峰山途居露营地入选全省十大网红露营路线。市场主体稳健发展。落实服务市场主体39条政策措施,出台服务民营经济10项制度,常态化举办政企恳谈会8场、政企“早餐会”20场,政银企对接签约1070亿元,新增减税降费、退税缓费23.2亿元,全市新登记经营主体10.9万户。全市经济基本盘回升向好、企稳上行,展现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势头和巨大潜能。
        (二)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动能不断壮大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科技创新成势见效。深化创新型城市建设,大力培育优质创新主体,中部首个赛迪科创中心落户孝感,新增院士专家工作站26家,51家企业获评省级科创“新物种”企业,卓越科技获批国家级企业孵化器。孝感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连续三年获评全省科技创新先进市。孝南、市高新区分别入选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示范县域、示范园区,安陆连续八年获评省科技创新优秀县(市),汉川、云梦创成省级创新型县(市)。工业经济赋能挺脊。树牢“大抓工业、抓大工业、把工业抓大”的鲜明导向,开展工业项目“看比学促”,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6.6%、增速全省第二。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46家、全省第三,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6家、国家两化融合贯标企业49家,超历年总和,省级两化融合试点示范30家、全省第一。孝感在全省工业“赛马制”评价中居同类市(州)第2名,汉川居一类县(市)第1名。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光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增长26.9%,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18.7个百分点。新增专精特新企业146家,居全省第3位。汉光科技荣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红阳公司获评国家级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华工高理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PTC热管理系统产业基地。市高新区获评全省首批数字经济标杆园区。
        (三)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区域发展协调性持续增强
        坚持市域一体、孝汉一体,着力推进主城崛起,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就地城镇化和以县域为单元的城乡统筹发展。主城功能加快提升。谋划实施城建项目304个,完成投资189亿元、全省第四。完成长征路中段、文化路综合改造。城区供水系统原水迁改主体工程完工,河口、孝三泵站等一批控制性排涝设施投入运行,静脉产业园飞灰填埋专区投入使用。老澴河文昌阁重修落成,老码头古城墙修复重现,孝南位列全省最具吸引力县(市、区)前十。“城市大脑”上线运行,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全省试点。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大力实施强县工程,全面推进农业农村“十大提升行动”,完成“功能城镇”建设项目230个,建设和美乡村示范村394个,脱贫攻坚成果不断巩固。孝南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应城“小田变大田”改革、云梦老旧小区改造、大悟垃圾分类处理、孝昌共同缔造等成为全省试点。粮食总产47.7亿斤,规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1300亿元、全省第二。孝汉融合持续深化。加快融入武汉都市圈,77个孝汉同城化发展重大项目、33个重大合作事项落地见效。22个同城化交通项目完成投资143亿元,新开通2条孝汉城际公交线路。“一圈通办”市县全覆盖,“九大领域”协同发展。
        (四)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市场活力加速释放
        以改革破难题,以开放拓空间,推进深层次改革与高水平开放互促共进。重点改革有力突破。22项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进展顺利,省投资项目绩效综合评价改革试点形成24项制度性成果,排污权总量收储出让制度改革全省首家。孝南获批全国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安陆入选首批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澴川国投资产突破1200亿元、营业收入120亿元,跻身全国城投行业百强。政和基金完成改革,市融资担保公司挂牌成立。开放合作有效拓展。“世界500强对话湖北”走进孝感,实际利用外资总量居全省第二。新增境外投资项目7个,富邦科技获评全省优秀外经企业。组织“千企百展出海拓市场”行动,新增出口实绩企业30家,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200亿元、增速全省第三。“孝感红”俄罗斯海外仓被认定为省级公共海外仓,国际贸易数字化平台首衡专区正式上线运行。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出台优化营商环境50条、降低企业用能成本17条,企业用水、用气成本降至全省平均水平以下,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全省最少。全市新增融资担保金额12亿元,新增贷款332亿元、增长15.9%,增速全省第一。争取能耗指标117.6万吨,收储污染物排放总量1.4万吨,供地3.6万亩,闲置土地处置率、“五证同发”数量均居全省第一。
        (五)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协调并进
        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小切口”改善大民生,共同缔造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民生实事落地见效。全市新增学位3.2万个、医疗床位2200张,既有住宅加装电梯219部,投运充电桩6000个,新建小微型消防站2409个,安装更换农村路灯10万盏。主城区新建改造菜市场27个,建成口袋公园21处,新增停车泊位13616个。社会保障有力有效。发放就业稳岗补贴13.3亿元、创业担保贷款14.2亿元,新增城镇就业5.8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96.5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409.8万人。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及孤儿养育标准全面提升。开工棚户区改造8826套,367个老旧小区改造一新。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497套,公积金新增归集额39.7亿元。公共服务提质增效。义务教育教联体覆盖率68.3%,“双减”经验全省推广。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疾控体系改革落地见效,“323”攻坚行动惠及广大群众,临空区人民医院开工建设,市妇幼保健院东城院区、市传染病监测预警中心投入使用,县域医共体实现全覆盖。成功举办第八届楚剧艺术节、首届孝感马拉松、市六运会,建市3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精彩纷呈。
        (六)统筹发展和安全,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树牢系统观念,坚持底线思维,以流域综合治理明确并守住安全底线,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隐患。生态屏障筑牢加固。坚持河湖长制、林长制,统筹推进流域共治,健全完善跨市生态补偿制度,长江高水平保护“三年集中攻坚”圆满收官。污染防治攻坚持续加力,国控断面水质达标率、优良率100%。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区)创建实现全覆盖,汉川、大悟获评省级森林城市,大悟获评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孝昌获评省级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深入推进,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森林火灾实现“双零”,顺利通过国务院安全生产考核巡查。“不停车检测治超”经验全省推广,重要产品(食品药品)安全追溯平台试运行。安陆获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平安建设有力推进。金融风险持续压降,政府债务总体可控,保交楼项目顺利推进,“丰”字型平安稳定机制获评全省优秀创新成果。
        (七)发扬“敢快干”作风,政府效能不断提升
        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化“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落实“四下基层”制度。坚持依法行政,开展政府重大法律事务论证50件、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24件,办理人大代表建议91件、政协委员提案101件。全面实施“八五”普法,成功创建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开展“反对‘十小’”“五个宣战”专项行动,强化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不担当不作为问题整治,持续推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
        与此同时,双拥创建、国防动员、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检验检测、审计、统计、档案、史志、保险、邮政、通信、气象、水文等各项工作不断加强,全市工会、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科协、文艺、残疾人、红十字等事业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殊为不易,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上下拼搏奋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孝感建设发展的各界人士、各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仍然是孝感最大的实际,主导产业不强、转型升级任务重,主城能级较弱、城市和产业集中发展不够,民生领域还有短板、公共服务与群众期待还有差距,少数干部思想解放不够、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不足等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4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和市委七届八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统筹稳中求进和以进促稳,统筹扩大内需和优化供给,统筹推进四化同步发展,统筹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牢牢把握市委“五总”要求,聚力实施“十大行动”,着力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的孝感篇章。
        今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全面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提出以上目标,贯彻了党中央“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重要要求,兼顾了当前与长远、需要与可能,考虑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现实需要,考虑了我市经济增长的内在潜力和支撑条件,有利于稳定预期、提振信心、凝聚力量。实际工作中,我们将始终牢记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一新时代的硬道理,正确处理好增速与质量的关系、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的关系、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的关系、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坚持在转方式、调结构、扩总量、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中发现、培育和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追求更好的结果,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围绕上述要求和目标,突出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精明增长、紧凑城市,加快推进主城崛起,聚力打造重要节点城市建设主引擎。坚定不移做大做强主城,加快实施规划引领发展行动、主城能级提升行动,加快建设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的实力主城、活力主城、魅力主城。
        以规划实施优化主城空间。实施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按照“两湖镶嵌、六水相依、双城相拥”的空间格局,推动主城向东、向南拥湖发展。精心编制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规划,科学编制中心城区四大片区和市临空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优先发展东城片区、加快建设毛陈片区、更新重塑老城片区、统筹发展南城片区、高标准建设临空新城,推动城市组团式发展。
        以产城融合壮大主城能级。实施主城区重点产业倍增计划和“双百工程”,加快布局100个重大产业项目和100个城市功能项目,突破性发展光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纸卫包装、食品加工等4个主导产业,新增“四上”企业320家以上。支持孝南在全省县域经济十强中争先进位,市高新区奋力冲刺国家级高新区60强,市临空区打造产城融合的临空新城、孝汉一体核心区、全省临空经济示范区。
        以功能提升塑造主城品质。着力完善主城新型商业和现代服务功能,集中发力建设东城核心区,加快金融创新科技产业园、文化数字产业园、奥体中心等一批标志性城市功能项目建设。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实施城建项目308个,创建完整社区16个。加快“两湖”绿道、邓家河湿地公园建设,完成78个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建成平原湖区国家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统筹城市创建与精细化管理,力争国家园林城市通过复查、国家卫生城市成功申报、全国文明城市取得提名资格。
        以高效交通助力主城崛起。围绕发挥主城交通枢纽功能,加快构建外联内畅、立体高效的“123+X”综合交通体系。“1”即“一线串六珠”,以市域高速公路连通孝感北站—孝昌花园站—孝感东站—孝感南站—汉川东站—汉川站,挺起助推主城崛起的“硬脊梁”;“2”即两条直通武汉的快速通道,开工建设孝感至天河机场高速公路,谋划推动武汉市域(郊)铁路S8线延伸至孝感东站;“3”即打造主城崛起的“黄金三角”,加快建设孝感至汉川一级公路,推动建设孝感至应城一级公路,谋划建设汉川至应城一级公路。“X”即加快完善主城区与县(市)及各县(市)之间若干条快速通道。健全主城区路网体系,改造升级复兴大道,新建孝感东高速出入口,拉通陈天大道、城南大道、文昌大道,完成孝武大道、长征路南北段、黄陂大道改造。加快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积极开展国家公交都市创建,更好满足城市发展和群众出行需要。
        (二)坚持科技创新、制造业当家,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做实重要节点城市建设硬支撑。工业化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要牢牢把握新型工业化这个主攻方向,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供应链体系建设行动,着力布局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富有韧性、先进可靠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更大力度建设制造业强市。立足比较优势拉长长板,深入实施技改“蝶变”行动,加快纺织服装提档升级、纸塑包装集聚高效、盐磷化工绿色转型、食品产业做大做强,实施亿元以上工业和技改项目400个,推动传统当家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全面融入光谷科创大走廊、“汉孝随襄十”汽车产业走廊,实施光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突破性发展三年行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壮大。重塑链长制推进体系,扎实创建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积极布局北斗、氢能源、白激光等未来产业,抢占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新高地,力争头部企业在孝感布局。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0家以上,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单项冠军企业100家以上,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45%以上,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40%以上。加快建筑业工业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产值增长15%。
        更大力度建设服务业强市。实施消费供给优化工程,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化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增长点,着力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新增限上商贸单位380家、规上服务业企业100家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强化供应链思维,深度融入国控、楚象、长江汽车、华纺链等省级供应链平台,以首衡城为龙头打造省级重点农产品供应链平台,培育再生资源供应链平台,建设中国邮政国家级大宗物流枢纽中心,以供应链重塑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举办中华孝文化旅游节、老博会,支持双峰山、天屿湖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安陆、大悟、孝昌争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白兆山创建5A级景区,全市旅游业综合收入增长15%以上。
        更大力度建设创新型城市。深入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充分发挥赛迪科创中心作用,完善科技型企业培育体系,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2%。梳理制定关键核心技术清单,推行“揭榜挂帅”“定向委托”集中攻关,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在孝感产生、转化、应用。聚力科创平台建设,支持市高新区创建省级精密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实施“澴创人才计划”,大力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
        更大力度建设“数智孝感”。全力抓好全省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试点,以城市信息模型(CIM)、“一标三实”和编码赋码为核心,完善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进一步优化“城市大脑”运行机制,统筹推进应用体系化标准化,发展数字经济、打造数字社会、建设数字政府。加快推进智能化创新应用,培育上云企业200家以上、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10家以上。
        (三)坚持有效投资、项目为王,高质量谋划推进重大项目,切实把牢重要节点城市建设总抓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要实施投资项目绩效综合评价行动,深入开展招商引资“比拼跃升”行动,全面提升项目体量、投资总量、建设质量,努力实现政府投资更有效益、社会投资更有效率。
        全领域策划储备项目。聚焦流域综合治理、主导产业发展、生产性生活性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改善,谋划储备一批战略性、牵引性的重大项目。抢抓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机遇,谋划一批“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能源资源、基础性产业备份和物资储备基地项目。全年争取竞争性项目资金120亿元以上,保持目录库规模稳定在年度投资规模4倍以上,力争储备库规模达到年度投资规模2倍以上。
        全方位开展精准招商。聚焦“4+2”主导产业,组建产业链招商工作专班,制定重点招商目录清单,开展产业链专业招商。建好用好大数据招商平台,完善产业地图和招商地图,推进数字化精准招商。大力推进平台招商、以商招商,积极探索智库招商、资本招商、委托招商。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730个,引资额440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占比超过70%。
        全生命周期推进重大项目。依托投资项目绩效综合评价管理平台,强化“三库、两算、三评”过程管理,推动重大项目按时开工建设、投产达效。完善“211”工作举措,坚持集中签约、集中开工和工业项目“看比学促”拉练,加快推进首衡城二期、华强方特、国隧应急、五洲特纸、汉川电厂四期、应城盐碱绿色低碳、人民电器等重大项目建设。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730个,续建项目700个以上,完成投资2000亿元。
        (四)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积极服务和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持续释放重要节点城市建设新动能。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以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以开放的手段汇聚资源要素,先立后破、谋定后动,更大力度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落实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新机制,支持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和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建设。以打造城乡供应链平台为着力点,扎实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深入实施“一本账、一张表”大财政改革,支持澴川国投深化改革,推进农业农村、综合执法、公共资源交易、公安大警种等领域改革,努力以改革实效增强社会活力。

        下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