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位”民生实事
●“岗位”:全市新增城镇就业5.8万人;
●“学位”:全市新增学位3.2万个;
●“床位”:全市新增医疗床位2200张;
●“摊位”:主城区新建改造菜市场27个;
●“梯位”:全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219部;
●“车位”:主城区新增停车泊位13616个;
●“站位”:全市新建小微型消防站2409个;
●“餐位”:全市建成“孝厨”幸福食堂256个;
●“厕位”:全市新建城市公厕47座,其中中心城区新建31座;
●“园位”:全市新建口袋公园41个,其中主城区新建21个。
2、“孝十条”
●全市建成“孝厨”幸福食堂256个;
●“孝爱父母游孝感”惠及老人10万以上;
●全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219部;
●全市安装更换农村路灯10万盏;
●建立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落实门诊减免政策;
●自2024年1月1日起,免除基本殡葬服务费用;
●成功举办中华孝文化旅游节、老博会;
●评选出孝感市第十二届“十大孝子”和“十大孝子提名奖”;
●在公园等场所,设置孝老敬老体验项目,打造孝感中华孝园的“打卡地”;
●成立面向社会各界的孝老基金。
3、6个省级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
●孝感(高新区、汉川)纺织服装产业集群聚集规上工业企业近270家,规模超500亿元;
●孝感(高新区、孝昌)电子机械产业集群聚集规上工业企业100余家,规模达100亿元;
●孝南纸品产业集群聚集规上工业企业28家,规模达150亿元;
●汉川食品加工规上企业44家,规模超200亿元;
●应城化工产业集群聚集规上工业企业近60家,规模超300亿元;
●安陆食品加工(含粮油加工装备)规上企业43家,规模达97亿元。
4、招商引资
●全年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746个、金额4933.8亿元,项目个数和金额分别同比增长79.76%和27.85%。
●引进亿元以上“4+2”主导产业链项目324个、金额2172.13亿元,分别占引进亿元以上项目个数的43.4%、金额的44.0%。
5、优化营商环境
●企业用水、用气成本降至全省平均水平以下,输气管道运输价格降低0.047元/立方米,非居民用水价格降到1.92元/吨;
●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全省最少;
●争取能耗指标117.6万吨;
●收储污染物排放总量1.4万吨;
●供地3.6万亩,闲置土地处置率居全省第一。
6、寄递物流进村
●寄递物流进村全省率先全覆盖,高质量建成7个县级共配中心、1769个村级网点,快递业务量升至全省第2位。
7、全国全省现场会
●2月9日,全省2023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集中开工应城分会场启动仪式举行;
●3月6日至7日,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一县一业”工作推进会在安陆召开;
●6月13日,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推进会在应城召开;
●6月28日,全省全域国土综合整治现场研学活动在孝南举行;
●7月21日,全国县域镇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现场会暨培训班在孝南举行;
●7月22日,全省深化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推进会在孝感召开;
●8月17日,全省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现场会在孝感召开;
●10月25日,全省秋冬季秸秆露天禁烧工作现场推进会在孝感召开;
●10月30日至31日,全省住建工作观摩交流活动在孝感举行;
●11月2日,全省生态环境应急演练现场观摩及工作座谈会在孝南举行;
●12月15日,湖北“三大都市圈”医保公共服务同城化现场观摩暨年终总结会在大悟召开;
●12月28日,全省“两结合三赋能”工作调研座谈会在孝南举行。
8、全国性荣誉表彰和示范试点
全国性荣誉表彰
●孝感入选“中国十大秀美之城”;
●孝感市连续六年跻身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
全国性示范试点
●安陆入选首批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
●大悟获评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入选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
●高端装备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集聚企业超300家,产值达135亿元;
●全国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国省控断面水质全面达标;
●系统化全域推进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海绵示范城市建设绩效评估全国第九、中部第一;
●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孝感市入选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示范城市;
●国家高新区第二批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推出“积分贷”等金融产品;
●中国营商环境百佳试点县(市):孝南区200项高频事项下沉镇村,成功创建全省“无涉企保证金”县(市、区);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家试点:孝南、应城新增耕地6890亩,提质改造5143亩;
●全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试点:孝感华纺链平台上链企业1864家、全省第二;
●孝感国家高新区应城生物农业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集聚企业239家,产值达390亿元;
●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服务农户6.82万户,服务农业市场主体年增收近2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