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青春引擎”助力乡村振兴

——记市政协委员、共青团孝南区委书记苏其琛

作者: 全媒体记者佘玥
        全媒体记者佘玥

        “作为一名共青团界的政协委员,要时刻保持福流状态,当好党委政府和群众的‘连心桥’,多谋良策、多出实招,引领青年群体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市政协委员、共青团孝南区委书记苏其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2022年,苏其琛当选孝感市第七届政协委员。在1年多的时间里,他夯实履职之基,积极建言献策,参加市政协“双月协商”活动3次,提交提案6份且均已立案,其中《关于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创建宜居城市的建议》被评为优秀提案。

        聚焦“幼需”关爱,开办“四点半课堂”

        “同学们,今天的家庭作业完成后,我们来学习折纸。”在孝南区新铺镇星火村的“四点半课堂”里,青年志愿者正带着孩子们做手工。
        星火村是孝感市“青力缔造”的试点村。为进一步推动“青力缔造”不断向基层延伸拓展,助力共同缔造,助推乡村振兴,苏其琛坚持开门问计、开单问方,多次组织召开座谈会,以解决群众需求、满足群众期待的实事小事为出发点,针对星火村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和困难家庭儿童较多,孩子们放学后无人看管、课业无人辅导的情况,提出开展“四点半课堂”项目。
        该项目聚焦“幼需”关爱,整合“希望家园”,按照立足需求、精准分工、家长自愿、阵地受托的原则,采用“1+1+X”模式配齐师资,充分发挥青年志愿服务队作用,免费为辖区儿童提供课业辅导、托管等服务,减轻上班族家长教育、管理孩子的压力。
        “‘四点半课堂’不仅有效解决了‘学生放学早、在家无人管、作业无人辅导’问题,而且帮助留守儿童开拓视野、培养兴趣爱好,丰富课外知识,获得了广大村民的点赞。”苏其琛表示,孝南区团委根据实际情况正在全区推广“四点半课堂”或“周末学堂”,目前已开设课堂5处、共计130余班次,整合教学志愿队伍40余人,覆盖少年儿童2500余人次。

        青创+“头雁”培育,“青”力助推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青年先行。
“接下来为大家带来的是我们孝感的特产,孝感米酒!点击一号链接即可下单!”在湖北冰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孝感味道”直播间,主播们正在激情满满地推荐着孝感本地特色产品。
        随着直播行业的兴起,孝南区团委抢抓机遇,持续推动“新农人”计划,实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培养工程、农村电商培育工程,举办了“创青春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培训”等活动,同时联合冰点传媒产教融合基地,设立“中华纸都”“孝感味道”等直播间,开展“青春为家乡代言”孝感专场直播会,积极推介孝感本地特产。
        “孝感的农副产品入驻直播间都享有优惠政策,我们希望发挥新兴领域青年作用,叫响孝感品牌,助力本地优质产品‘出圈’。”苏其琛说。
        孝南区团委积极动员青年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常态化开展人才沙龙,重点加强对青年科技工作者、青年企业家等人才的联系与服务,大力实施大学生创业扶持、“青创贷”等项目,探索新型青创园、孵化基地建设。截至目前,已为163家青年个体户或小微企业申报“青创贷”共计3840万元,帮扶农村贫困青少年88名,申报青年创业扶持项目29个。同时,孝南区团委积极推动大学生“青马工程”“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邀请武汉高校学生和专家团队,到10余个乡镇开展调研和实践活动,促进校地合作、校企合作,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共青团界别委员,一头连着市政协的参政履职,一头连着广大青少年的成长发展。”苏其琛表示,“今后我将继续为青年成长‘代言’、为青年需求‘发声’、为青年发展‘献策’,找准共青团应为、能为、善为的着力点,将工作重点聚焦到推进主城崛起的发展战略上来,落实到推动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上来,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孝感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