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魏昊星 全媒体记者闵丽萍
县域经济是区域发展的基石,是高质量发展的支撑。近年来,云梦县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数字转型、盘活乡村资源、关注群众所盼,在追“绿”逐“智”中探索出一条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破局之路”。
绿色化工
夯实产业底盘
产业是强县富民的必由之路,也是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云梦物华天宝,资源富集,如何依托盐资源优势,让盐化工产业成为富民强县的璀璨明珠?近年来,云梦县委县政府抢抓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机遇,依托现有产业和资源优势,加粗延伸产业链条,建立盐化工产业园,着力打造盐化产业聚集高地。
云梦县盐化工园区位于云梦县开发区与隔蒲潭镇辖区内,规划面积8.54平方公里。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吸引了众多企业前来“安家落户”。2014年,龙头企业湖北葛化华祥化学有限公司落户云梦,年产30万吨离子膜烧碱,配套生产氯气、氢气、盐酸等化工原料,开启了云梦从单一制盐到盐化工产业的转变。
走进园区内的华祥化学厂区,这里和人们印象中化工厂区截然不同,厂区里随处可见“绿色、环保、低碳、循环”的宣传标语,道路干净整洁,厂房周围绿树环绕、花草盈盈。
该园区坚持“绿色创新、产业聚集、链式发展、安全规范”的发展原则,形成了以氯碱工业为龙头,盐化工、精细化工、医药化工、化工新材料、资源综合利用5大类产业并重发展的产业格局。致力打造盐化工绿色循环产业、高端精细化工产业绿色制造、特色原料药绿色生产、化工新材料产业绿色制造四个特色示范基地。
目前,园区现有企业45家,其中化工企业34家,已投产(试生产)29家,2022年度产值30亿元,利税1亿元。
“再用两年时间,预计盐化工产业园产值将达到300亿元。到2030年,预计可实现600亿元产值。”云梦县委副书记尹亮说。下一步,云梦将继续抢抓产业转移新机遇,将云梦盐化工产业园打造成国内重要的绿色盐化工产业基地。
“云谷”引领
锚定“数智”转型
发展数字经济,正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没有名川大山,人均不到六分地,云梦是湖北省人口密度最大国土面积最小的县。在激烈的县域经济竞争中,如何打造自己的竞争力?2021年,云梦提出打造武汉都市圈“云谷”,并将其作为推动云孝一体化、融入武汉城市经济圈的重点战略项目。
“云谷”项目位于云梦高铁站周边,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致力于将其打造为一座绿色、低碳、品质、智慧的现代产业新区。项目包括智能智造、数字经济、新材料、康养旅游四大板块,旨在引进、孵化一批5G应用、智慧传感器企业,通过高科技企业和人才密集型企业的“龙头”带动,打造人才创新洼地。
2022年7月,“云谷”一期项目开工,总投资11.8亿元,先期建设云谷先行区和综合服务中心,包含国际人才港、云社区和公园综合体等3个部分。
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