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黎友  张玉莲  近日,险峰公司在孝感向中国国家博物馆捐赠的4台“70后、80后”国产机床被装载在一辆重载平板车上驶向首都北京。
        此次捐赠的4台机床有铣床、镗床和磨床,它们伴随着险峰公司的发展,历经三线建设、型号发展、出山入市、二次创业,为公司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其中,最老的一台T4240坐标镗床,1971年入厂,为公司服役近52年,可谓居功至伟。据其操作者宋建斌介绍,直至“退休”前夕,它仍然保持着高精度,质量非常过硬。
        这些老设备,其第一位主人大多已经退休,他们又在第二位、甚至是第三位主人手里继续发挥着光和热,直至被新设备取代。
        这批捐赠设备,见证了我国航天事业从弱到强、从追赶到引领的历史,镌刻着险峰人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创业历程,承载着“团结争气、艰苦创业、求实自强、改革创新”的三江精神,已然成为展示我国航天工业文化“历史教科书”中的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