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走进孝南区各中小学校,教室里,朗朗书声清脆悦耳,催人奋进;操场上,学生们欢快奔跑跳动,活力十足。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近年来,孝南区把基础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坚持以打造人民群众满意教育为核心,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大力推进教联体建设、体教融合,严格落实“双减”,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
教联体办学,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2022年11月,孝南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教联体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教联体试点。
何谓教联体?即县域内基础教育协同发展共同体。
每个县域内,学校规模、师资力量、办学水平等不均衡是普遍现象。如何缩小教育的城乡、区域、校际、群体间差距,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更好满足群众在家门口“上好学”的需要?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教联体建设的重要决策部署。孝南区先行先试,把教联体建设作为破解教育资源配置难题、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有效抓手,采取老校带新校、优质校带薄弱校、城区校带农村校方式,大力推进教联体建设,实施集团化办学,着力解决基础教育乡村弱、城镇挤、资源配置不均衡不完善等突出问题。
孝南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就是典型的优质校带薄弱校、老校带新校教联体。
孝南实小教联体由孝南区实验小学(牵头优质学校)与新华街沿河小学(薄弱学校)、孝南区南城学校小学部(新建学校)全面重组,融为“一校三区”。3所学校组建教联体前,面临不同的问题和困境,各有优势和短板,而组建教联体是3所学校各取所需的最佳选择。
教联体怎么联?内部师资队伍合理调配——教师间的流动、交流是核心关键。
“通过组建教联体,3所学校打破壁垒,实行‘师资同盘、教学同步、培训同频、文化同系、考核一体’的管理模式,促进教联体成员校‘优势互补,共生共赢’,实现一体化发展。”孝南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孝南实小教联体是孝南区大力推进教联体建设的一个缩影,激活了学校现代化发展的“一池春水”。截至目前,全区77所义务教育学校中,已经有21所学校纳入教联体建设,共组建教联体10个(融合型教联体8个,协作型教联体2个),有效缓解了“择校热”“大班额”、学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实现了让更多的孩子享受优质教育。
体教融合实践,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近日,记者走进晒书台小学,学生们正在操场上进行跳绳、跑步、篮球等体育活动,一派活力四射的景象。
拥有健康的体魄是支撑学习的基础。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很多学校由于过多考虑升学压力而对学生体育锻炼认识不足,导致体育课经常被占用。
孝南区作为全省首批体教融合示范区,充分发挥市区一体优势,整合资源,紧抓重点项目,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探索体教融合发展新路径、新方法,推动学生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
坚持项目普及与技能提高相融合。树牢“快乐体育、面向人人”理念,全区中小学校抓体育普及不放松,开足开齐开好体育课,每天坚持“阳光一小时”体育锻炼和大课间体育活动,鼓励学生至少加入1个体育社团,掌握1至2项体育技能。
推进体育项目特色化,体育社团多元化。按照“一校一品”“一校多品”试点建设要求,选取6个优势体育项目(射击射箭、足球、篮球、乒乓球、体操、田径),在全区幼儿园、中小学校布局52个训练点,因材施练培育后备体育人才。全区中小学开设体育社团500个、20个项目,参与学生2万余人。
推进体育赛事常态化。学校春秋两季各召开一次校级运动会;组织区级足球、篮球联赛,组织参加国家、省、市各类体育比赛,近2年共获得奖牌26块,其中金牌12块。
以晒书台小学为例,该校秉承“以书养德、以体健身、以艺育心”的办学特色,积极探索体教融合实践,以体载德、以体增智、以体育美,以体促劳,通过“体育训练、体育竞赛、健康促进”三大体系融合实施,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3月9日,晒书台小学作为我省义务教育学校唯一代表,在全省首届青少年体育大会上分享体教融合工作经验。
落实“双减”政策,促进素质教育发展
作业辅导、特色足球、舞蹈、书法、演讲……每到晚托和周末托管时间,市实验小学、玉泉小学等学校的兴趣社团活动便热火朝天展开。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孝南区各中小学不断丰富和拓展课后服务的内容,研究动静结合的课后服务体系,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广大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让课后服务成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实践。在留得住学生的同时,也让家长满意放心。
“如今孩子的作业压力减轻了不少,有更多空闲时间培养一些技能、兴趣爱好,提升能力素质。”实施“双减”以来,一些学生家长对其成效赞不绝口。
学校在落实好“双减”的同时也在推动“增”。家长的所感所言,正是学生、家长、老师在学业负担上做“减法”,在教育方式和质量上不断做“加法”的最真实体现。
孝南区严格落实“双减”政策,强化学校主阵地作用,坚持五育并举,按照要求严控学生作业量和时长,创新开展课后托管工作。全区所有义教学校提供了午托晚托服务,组建文体社团1000多个,学生、教师参与率分别达到100%、98%。学校充分增加了学生校内参加户外活动、体育锻炼、艺术活动、劳动活动的时间和机会,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校外研学工作连续5年获得省级表彰。
同时,按照“只减不增”原则,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不定期开展明察暗访,学科类培训机构大幅压减,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管理全面理顺,学生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有效减轻。
如今,在孝南区,优质教育资源得以不断扩大,喜人的数字、强有力的惠民举措,为孝南的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写下最生动的注脚,也让广大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成色变得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