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幕后的疫情“侦察兵”

——记市疾控中心实验室核酸检测专班

作者: 全媒体记者郑玉欢 通讯员邱秀君
        全媒体记者郑玉欢  通讯员邱秀君
        从核酸采样到出具检测结果,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几个小时的等待,而对于市疾控中心实验室核酸检测专班来说,是24小时不停歇、层层把关的“千锤百炼”。
        自8月31日开展全员核酸检测以来,根据疫情防控工作安排,市疾控中心实验室承担着全市近10万人的核酸检测工作。
        连日来,凌晨两三点钟,市疾控中心实验室里,仍是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从接样登记到检测提取,再到样本扩增、数据分析、结果判读,环环相扣、无缝对接,全力与病毒赛跑。
        “检测样本数量是平时的六七倍,而且持续时间长。”市疾控中心质量技术管理科主任骆胜超说,尽管如此,专班人员没有一个后退掉队,大家内心就一个想法,必须坚守岗位,第一时间出具结果,为及时排除风险提供科学依据。
        记者了解到,在确保质量前提下,市疾控中心在实验室人员配备、检测流程上进行优化,进一步提升检测效率。
        “我们科室全员上阵,还从其他科室和县市抽调4名精兵强将成立专班,实行两班倒,做到实验室人歇机不停。”骆胜超介绍,每个环节安排专人负责,核心环节由专人把关。同时,按要求做好实验室人员防护和废弃物处置,提醒检测人员在取样、加样等环节动作轻快,以免液体溅洒,形成气溶胶,造成实验室污染。
        据悉,实验室专班日核酸检测量达6800管,相当于10万人次。截至9月7日,共完成多轮近34万人次的核酸检测。
        专班人员身处疫情防控最前沿,距离病毒最近,他们个个“火眼金睛”,争取以最快速度揪出狡猾的“病毒”,是坚守幕后的疫情侦察兵。
        “中午十二点进实验室,有时甚至十点就要进去,直到晚上六七点才能出来,穿上厚厚的防护服,全程七八个小时不吃不喝,一天工作下来都有些虚脱,但没有一个人喊苦叫累。”一直坚守在实验室的市疾控中心检测人员朱薇说。
        “90后”殷添,瘦弱的身躯下有着坚强的韧劲。才来疾控中心上班两年多的他,对实验室的整个流程已经非常熟练,主动承担苦活、累活。在人手不够时,凌晨四五点下夜班后,第二天十点又赶来实验室。
        “大家心里都清楚,整天与阳性样本打交道,很容易被感染,但我是老同志,更要冲在前面,给年轻人树立好榜样。”52岁的杨素林,是实验室里年龄最大的同志,面对繁重的检测任务,她没有退缩。
        检测人员刘娜身体不太好,有时熬夜加班后难以入眠,稍作休息后,仍然继续坚守在实验室一线。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有工作人员团结一心、守望相助的强大力量,我们有信心打赢!”骆胜超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