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
为确保今年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孝南激昂奋进,争当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看保障。春节过后,各专班下一线,保要素、保资金、保用工,服务企业节后复工复产,全区186家规上工业企业在元宵节前全部复产。
——看招商。截至目前,新签约项目11个、合同引资26.1亿元;预计到一季度末,还将新签约项目18个,新增合同引资132.8亿元,预计一季度实现全年招商任务过半。
——看项目。2月20日,孝南区重大项目“五证齐发”暨一季度集中开工仪式举行。当天,区乡联动开工项目61个、总投资430.5亿元,现场“五证齐发”项目45个、供地3875亩,其中工业项目44个、总投资242亿元,一次性发证、供地数量均创该区历来之最。
——看“四上”。围绕全区1100家销售收入500万元企业,建立“四上”企业目标库、后备库、培育库,截至2月,净增“四上”企业65家,总数达525家。
勇当“主城崛起”主力军,争当“孝汉同城”排头兵,拼的是实力,更是定力。
向远而行,孝南奔跑的势头,应该更快些。创新提能争取“最大增量”
2月10日,全区三级干部大会暨持续深入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大会同步召开,标志孝南区营商环境2022年工作驶入“快车道”。
优化县域营商环境,成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有效抓手。欲以优化营商环境这一“关键变量”,实现经济发展“最大增量”,谈何容易?
唯有改革创新,唯有拿出不断挑战自我的勇气,才有出路。
2月20日,孝南区重大项目“五证齐发”暨一季度集中开工仪式举行,现场“五证齐发”项目45个、供地3875亩,一次性发证、供地数量均创该区历来之最。“五证齐发”最大限度方便了企业,更考验了部门的担当,职能部门联动发力、集成审批,将“五证”办结时限由40个工作日内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实现“摘牌即拿地、拿地即办证、办证即开工”。
为了让产业项目实现“零跑动”“零材料申报”,今年以来,孝南区住建局通过实施“一网办”“四核减”,使7个产业项目平均提前3个月投产,创造产值5.5亿元。
问题就是工作的切入口。孝南区营商办根据营商环境全省评价工作中发现的“短板”,梳理出“不动产登记、住房公积金不能同城通办”、“水电气价格没有校验机制”等9项市区联动事项清单,通过区直部门同市直部门、区营商办同市营商办、区领导同市领导“三对接”,许多梗阻正在逐步消除。富莱德力高涂料公司、大鹏船用机械公司反映法院判决执行难等问题,孝南区营商办上午发文交办,下午现场督办,每天联络跟进,将数年困扰企业经营的问题数日内解决到位。
孝南政务服务、智慧办税、矛调中心建设、“五证齐发”等经验做法,陆续“破圈”,吸引京山、广水、荆门、贵州等考察团纷至沓来。